第34章 猴子觀海(2 / 2)

小姣捐身建橋是萬不得已,仙人幫助她,是在做善事,但如果真是要小姣為此獻身,仙人不但無功德,還有乘人之危的意味。

靈猴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掌珠擄上山,以暴力解決問題,但他沒有這樣做,證明他是真愛掌珠這個人。

不過靈猴明知自己的野生條件,不足以吸引愛慕虛榮的人,故把自己幻化成富二代,成功地欺騙了掌珠願意嫁給他,雖然不對,但也是情非得已。

當掌珠發現靈猴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翩翩公子就立即逃婚,婚姻自由,當然不能怪責掌珠的選擇。

愛到深處,是無言;情到濃時,是眷戀。

靈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讓我很感動,我也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淩家的年輕人聽了我的說話,一時鴉雀無聲。

采藥人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對三叔說:這小姑娘的見解怎麼這麼厲害?不得了啊!

三叔和淩軒相視一笑,淩軒輕輕地打了我的小腿一下,我明白他的意思,是叫我有外人在場時儘量低調,彆逞能。

我們看完猴子觀海後,繞過白鵝嶺側,一路向南走,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雲穀草堂。

路過皮篷路口時,采藥人指點著上方一座山峰說:你們看,這裡就是仙人指路石。

我們抬頭一看,隻見一怪石屹立峰巔,其狀似身著道袍的仙人,他一手舉起,似為遊客指引進入皮篷之路。

仙人指路石,又名“仙人指路峰”。

我記得在現代登黃山時,在地圖上見過這個景致圖標,在現代時標注“喜鵲登梅”。

我在現代時獨自登山,怪石叢中、眼花繚亂,遊人眾多,又無人解說;顧住腳下的路,又匆忙趕時間,沒有全部看齊景點。

在明代的今天,我順著采藥人的手指方向,看到仙人指路石旁,一株梅鬆生長在陡峭孤立的石峰頂上,與狀似身著道袍的怪石相得益彰。

為什麼這個地方,古代叫“仙人指路石”,現代叫作“喜鵲登梅”?

是觀景的不同視角引至。

在現代,遊人遊覽此景致,一般是在人勝亭北行一公裡的石板橋仰視,仙人指路石的形狀變成了喜鵲,旁有一棵青鬆,狀若古梅,鬆石相配成景,故稱“喜鵲登梅”。

喜鵲登梅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也是征兆吉祥的雕刻題材。

梅,開在晚冬;梅開之際,預兆春天快來了!故梅花又稱作“報春花”。

喜鵲,叫聲婉轉動聽,在民間常將聽到喜鵲叫聲作為喜事將臨的預兆。

喜鵲登梅,是喜上加喜。表達了人們向往幸福生活,期待幸運與吉祥同時降臨的美好願望。

正是:

靈猴觀海不知年,萬頃紅雲鑲碧天。

坐看人間興廢事,幾經滄海變桑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