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西海峽穀(2 / 2)

這時,瘸子出現了,他手持扇子搖了搖,石頭就垂直而下,落下來,剛好立在平天矼的西邊岩石上。

原來瘸子就是八仙中的鐵拐李。

年幼的淩家子弟這時追問采藥人:小姣有無跟瘸子走?

我當時就在淩軒的背上,從淩軒的肩頭,伸出了頭。小說中文網

采藥人哈哈笑說:瘸子是仙人,騰雲駕霧,小姣跟不了他飛。仙人是感念小姣兩父女的善心而出手幫忙。

采藥人說完此話,扭頭看見我,就對我打趣說:瑤瑤,你會不會學小姣“捐身”。

我聽了,哼了一聲說:能用錢擺平的事,都不是事,我會賺足夠的錢,請人搬石頭和建橋。

采藥人原本隻是逗我玩兒,誰知聽到我這樣回答,把他嚇了一跳!

采藥人對三叔說:你們家小妮子是什麼人,這麼小的年紀懂這些?

三叔立即笑說:這小娃娃自小在我們生意人身邊,聽得多了,滿口都是錢!

據我在現代幾上黃山收集的資料,黃山上還有另外兩處飛來石,一是在翠微峰側,一是在古穎林庵前小峰上。

人間有那麼多的疾苦,哪裡會有什麼仙人搭救?

都是人們的美好願望罷了!

據我在現代的黃山地質學知識,飛來石本與基座平台原係一體,飛來石外裹的那層中細粒斑狀花崗岩,在風化剝蝕、冰川流水和重力崩塌的作用下,離開黃山岩體,就變成我們看到的樣子。

從飛來石向北走2裡路,就到了現代叫排雲亭*的地方。

這裡麵對群峰大壑、視野開闊,是觀賞黃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點。

我在明代看到,這裡是一個天然岩石組成的平台,雲霧在山穀中升騰翻滾,撲至平台前,忽然消散,所以在現代,後人才將此地起名為排雲亭。

我在現代時看到的排雲亭,是一個為一長形風景亭,花崗岩條石結構,石根楣刻有“排雲亭”三字,亭進深4米,寬5米,高5米,麵積20平方米。

亭前有平台,約70平方米,台前設有石欄鐵索,遊客可以憑欄飽覽西海奇景。

在現代,在丹霞峰下、排雲亭不遠處,有一間排雲樓賓館,可以在排雲亭早觀雲霧,晚觀彩霞,然後在排雲樓賓館下榻。

這裡的風景實在是太美了!

站在這裡放眼望去,但見箭林般的峰巒,重重疊疊,每當雲霧縈繞,時隱時現,酷似大海之中的無數島嶼。

這裡前絕壁千丈、石穀溪流、飛瀑深潭、奇鬆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擁、穀底幽深、雲霧繚繞,是欣賞雲海、晚霞和奇峰幽穀的好地方。

來到這裡,采藥人又激動了!

采藥人指點左側不遠處岩石,對我們說:你們看啊!那裡是不是像一隻男人穿的靴子倒置於懸岩之上?那裡叫“仙人曬靴”!

采藥人又指著右側溝壑中豎立著一根石柱,那裡有兩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對我們說:像不像兩隻繡花鞋?那裡叫“仙人曬鞋”。

淩家子弟嚷嚷:為什麼隻有一隻靴,卻有兩隻鞋?另一隻靴在哪裡?

采藥人急了,笑著說:另一隻靴還在仙人的腳上啊!來不及脫啊!

然後又告訴我們那裡是天女繡花,那裡是天女彈琴,那裡是天狗聽琴,那裡是仙人踩高蹺,那裡是武鬆打虎……

也怪不得采藥人那麼激動,淩家子弟來到這裡都非常開心。

西海大峽穀,本來就是讓人激動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