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吃父母做的菜;
三是聽愛人講情話;
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這看上去都是一些稀鬆平常的事情,可能很多人正在享受其中卻不知身在福中,更多人是失去了才猛然發覺再也追不回來。
所以古代大德常勸人們要知足、要惜福、要活在當下。
真正的幸福人生啊!就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能在一起,互相做著一件件在外人眼裡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像一陣春風,吹皺了一池湖水一樣,引發一圈圈心湖的漣漪;也像不經意間輕撥琴弦,發出的曲不成調卻能讓心弦共振的和聲。
轉眼就到了定親的日子了。
訂婚是一個約定的話,定親就是正式婚禮的前奏。
中國傳統婚姻習俗禮儀叫做“三書六禮”。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
“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
納采相當於現代結婚的提親;問名是指詢問男女雙方的生辰;納吉是根據男女姓名及生辰測算男女雙方是否合適;納征是男方將準備的聘禮送到女方家;請期是男方家將選好的結婚吉日告訴女方,征得女方同意;親迎是男方在結婚當天親自迎娶新娘。
訂婚、定親、成親就是以“三書六禮”貫通起來的一整套結婚禮儀。
一般訂婚前,兩家人會先完成問名和納吉環節,心裡才有底氣。
定親就是納采、納征的環節。
定親通常是男家找一個媒人,一起到女家,去時需帶上求婚男子的名帖和定親禮物、禮金等。
女家收下這些東西,就表示正式同意這門親事。
淩家前往陳家定親,除了是下聘禮,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兩家人的親戚見一次麵,做一次感情溝通。
上次陳家老爺曾對我母親說起,他父母早亡,親戚不多,到了定親那天,果真如此。
我們上陳家時,等在陳家老爺家的,隻有不多的遠親,還有就是較親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