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身敗名裂(1 / 2)

王敬堯居然在這個時候推舉新政,上麵列舉了一些舉措。

新政第一項就是無論官紳,一體納糧,廢除了延續了幾百年的舉人不納賦的律令,由戶部負責重新丈量全國的土地,登記造冊,所有土地按薄厚分為上中下三等,同地同稅,再不問這土地屬於誰,就連皇莊也在納稅之列。

同時將原來繁雜的賦稅製度簡化,廢止以納糧為主,銀絹為輔,外加上交土貢和服徭役的複雜製度,將所有應交賦稅折合成銀錢,統一征收。

合並之後,所有的賦稅都以銀錢的方式繳納,杜絕了小吏們從中謀利的可能,有田的農民不用負擔徭役,可以更好的耕作土地,失去田地的農民則不用繳納賦銀,可做些手藝活或者小生意養家糊口,大大減輕了負擔。

與之相配套的是對在任官員的考成法,對所屬官員承辦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須登出一件,若有延遲則需詳述因由,否則按情節輕重依律論處。

同時,六科根據賬簿登記,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限事例進行議處。

最後內閣同樣亦依賬簿登記,對六科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以事責人,上下監督,首任問責,最後將權力歸於由皇上直接領導的內閣。

這第三條,簡單說來就是襲爵遞減。所有封爵者,如果子孫沒有新立的功勳,那麼每傳一代就要遞減爵位,三世而斬,淪為平民。

讓他們去經商,種地,更多的土地讓農民耕種,既增加賦稅,又減少流民作亂。

“不妥,不妥!這樣豈不是天下大亂!”

“原來的製度都用了幾百年了,你說襲爵遞減就遞減,那些藩王鬨事怎麼辦?”

幾位閣老,尚書議論紛紛。

陸翎安聽到這裡心裡發笑!嘉興帝繼位以後。一直都被內閣掣肘,早就厭惡這些屍位素餐遇事隻求自保,混混沌沌過日子的老臣。

還有那些豪門勳貴,家有良田萬畝,豪奴到處仗勢欺人,家中子弟個個都不成器,無所事事,養著這些人,國家財政吃緊!百姓負擔過重,嘉興帝早就想整頓了!

嘉興帝想做的事,必須有一個人來出頭,他和王敬堯背地裡早就達成一致。

幾個人吵成一團,嘉興帝擺擺手,“此次賑災,安撫流民的事就由趙閣老去辦?你們退下!”

幾位大臣看嘉興帝麵上露出疲憊之色,就拱手退了出來!

陸翎安站在台階下,給幾位大人行禮,趙閣老捋著花白的胡子點點頭,幾位大人也含笑致意。

最後一個出來的是王敬堯。

“王大人!”陸翎安恭恭敬敬拱手示意。

“哼!”王敬堯瞥他一眼,鼻子一哼,背著手走開了,他速來最看不上陸翎安這一號人,他堂堂兩榜進士出身,怎麼會理會這些趨炎附勢,狐假虎威的小人。

陸翎安看著王敬堯的背影,淡淡的一笑。

張內官走到陸翎安麵前,“陸大人,陛下讓您進去!”

陸翎安走進了禦書房,躬身行禮!

嘉興帝站在窗前,看著窗外,“他們說的話你都聽見了!”

“是!”

“你覺得滿城勳貴當中,誰的權利最大?”

陸翎安沉默不語,放眼望去,滿城勳貴身份最高,地位最高,當屬寧王了,寧王是先皇最小的弟弟……自幼就非常受寵愛。成年以後寧王也沒有到封地去,一家人就住在京城。

陸翎安偷偷的抬頭看了一眼嘉興帝,王敬堯推舉的新政,執行起來並不容易。

嘉興帝轉過身來,看著陸翎安,“你速去永平縣,就從寧王開始查!”

“臣尊旨!”

陸翎安匆匆忙忙回到府裡,“江離,快點打點行裝!”

江離走了過來,“大人!才回來幾天,又到哪裡去?”

陸翎安不說話,拿著一張地圖查看了起來!

燕京城外的永平縣,有好多大莊子,寧王的莊子就在這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