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再起幫源洞(2 / 2)

芳明1128 西洋湖邊 6042 字 8個月前

「先不妄動,探清敵情再說。」石生冷靜地說道。他心中疑惑,為何這支駐守的兵馬如此井然有序,與宋軍慣常的散漫截然不同。

傍晚時分,石生決定發動夜襲。他深知拖延時間隻會讓敵人加強防禦,必須速戰速決。戰鬥在月光下打響,刀光劍影,喊殺聲震耳欲聾。

戰事異常激烈。石生與陳箍桶帶領主力部隊衝鋒陷陣,而敵軍的抵抗卻出乎意料的強悍,毫不遜色於精銳的宋軍部隊。

經過數個時辰的廝殺,雙方已是疲憊不堪。這時,石生突然聽到敵軍中傳來一聲熟悉的怒吼:「宋賊!今天我倪從慶與你們拚了!」

「倪從慶?」石生的心猛地一沉,這個名字他無比熟悉,那是他在西路軍中的副將,而他早已聽聞倪從慶在一年前的圍剿戰中戰死,沒想到竟然在此地重逢。

「停!停!全軍停止進攻!」石生高聲呼喊,同時舉起火把,示意休戰。敵方也在這喊聲中稍作停頓,雙方將士帶著不解的神情停下了手中的武器。

石生快步走向前方,朝著敵軍陣地大聲喊道:「倪護法!是我,石生!你怎麼會在這裡?」

對方陣中,倪從慶也聽到了石生的聲音,他的心頭一震,忙喊道:「石長老,真的是你嗎?我還以為你早就……」

兩人對視片刻,心中頓時明白,這場苦戰竟是一場誤會。石生與倪從慶急忙走到陣前,雙方的兵士也都停下了戰鬥,彼此緊張地注視著兩位將領。

「你竟然還活著!」石生激動地握住了倪從慶的雙手,「我以為你早已戰死在宋軍的圍剿中,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你。」

倪從慶也是感慨萬千,「我也以為你已經不在了,才占據昱嶺關後隱忍不發,不敢打出明教的旗號。沒想到竟與自己人打了起來。」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石生無奈地笑道,「看來我們都被各自的誤解蒙蔽了雙眼。」

兩人互相敘舊後,石生詢問倪從慶的現狀,得知他在去年的戰鬥中僥幸逃脫,並帶著一小部分殘兵輾轉到昱嶺關占據此地。他明知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但在戰鬥力不足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潛伏,等待時機再行動。

「如今我們重逢,正是天意。」石生說道,「我們的西路軍已經開始重整旗鼓,此番西進就是為了收編各路舊部。你我再次聯手,共同完成未竟的事業。」

倪從慶點頭同意,兩人共同製定了下一步的戰略。經過這場誤會後,他們的關係更加牢固。石生意識到,眼前的倪從慶不僅是他的副將,更是他繼續征戰的堅強後盾。隨著兩人重歸於好,昱嶺關也再次成為西路軍的重要據點,他們的部隊得以休整,準備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

在石生、陳箍桶和吳邦等將領的努力下,浙西各山寨重新歸順,西路軍得以重建。幫源洞再次成為西路軍的指揮中心,石生與眾將領在此整頓軍隊,重拾昔日的榮光。

石生與倪從慶重逢之後,率領西路軍繼續在浙西地區展開收編工作。然而,當他們進入這一片曾經繁華的地域時,眼前的景象卻令他們心中沉重。

浙西原本是富庶之地,青山綠水間點綴著星羅棋布的村鎮,商賈雲集,百姓安居樂業。然而如今,這一片土地卻變得滿目瘡痍。一年前,宋軍在此發動了殘酷的鎮壓,燒殺搶掠之後幾乎將這裡變成了人間煉獄。村莊和城鎮被焚毀,田地荒蕪,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腐朽的味道。偶爾能看到一些燒焦的殘垣斷壁,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現今的衰敗。

曆史上幾年後的南宋初年兩浙地區補充了大量從北方來的南渡人口後依然隻有方臘起義發生前的一半(杭州話因此成為吳語區內一個半官話的方言島)。而如果刨除沒有被這次戰亂覆蓋的明州和輕度影響的浙東其他地區隻看浙西的話,在北宋末期其空曠就可想而知了,由於幫源洞作為中土摩尼教總壇聖火已經傳遞到方臘經曆二十三代教主,這一帶的百姓基本都信摩尼教,也就是宋軍眼中該死的亂民。戰後,趙佶禦筆把睦州改成嚴州,也就是需要嚴厲管製的州郡。歙州改名徽州,後來成為安徽(安慶+徽州)的地名由來(不然可能叫做「安歙省」)。然而即便經此浩劫,現代的淳安縣仍有接近30%人口姓方,可見當年青溪縣方紘宗族勢力龐大程度。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倪從慶望著這片荒涼的土地,黯然神傷。他曾在這片土地上浴血奮戰,為了給百姓帶來新的希望而奮勇拚搏。然而如今,曾經的希望卻被踐踏成了絕望,連生靈的氣息都已難覓蹤跡。

石生也沉默不語。他們走過的每一段路途,腳下的白骨似乎在無聲地控訴著戰爭的殘酷。這裡的百姓,曾是他們寄予厚望的民眾,然而現在卻連一隻活雞的叫聲都聽不到。沿途,他們偶爾會遇到一些避難的村民,但這些幸存者大多麵黃肌瘦,神情呆滯,看見軍隊時更是下意識地畏縮後退。

「這場浩劫,何時才是儘頭?」陳箍桶歎息道。

「我們必須要做些什麼,」石生沉聲道,「重整旗鼓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讓那些失散的百姓能有一個安身之所。」

在之後的行軍中,石生與倪從慶決定加快收編西路軍舊部的步伐,他們不僅要恢複軍隊的戰鬥力,更要儘可能地在這片廢墟中為百姓提供庇護。每到一個山寨,他們都會設法聯係潛藏的明教信徒和起義軍殘部,將他們召集起來,修複舊寨,重建家園。

然而,石生心裡很清楚,這隻是第一步。要讓浙西地區恢複元氣,他們必須麵對更多的挑戰:糧食短缺,士氣低落,宋軍的威脅依然存在。雖然他們已經重新收編了一些部隊,但這些兵士大多是疲憊不堪的散兵遊勇,需要時間和資源來恢複。

石生與倪從慶經過商議,決定在幫源洞和各大山寨之間建立起一條穩固的補給線,確保他們能夠在關鍵時刻得到物資援助。此外,他們還計劃以山寨為核心,逐步擴展影響力,吸引更多流亡的百姓前來避難,以期在未來恢複浙西的經濟和人口。

在這一片廢墟上,石生的目光愈發堅定。他知道,雖然道路艱難,但隻要他們能夠團結一致,不懈努力,浙西的春天終會到來。他們不僅要為自己而戰,更要為那片荒涼的土地和那無數無辜的百姓而戰。這片土地上的生命與希望,將在他們的手中重新點燃。這次重返浙西,不僅收編了大量舊部,還為明教的勢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西路軍將以此為據點,準備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浙西的山川,再次回蕩起摩尼教的號角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