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鄭慧蘭轉身看向林楓。
林楓深吸了一口氣,又向前走了一步,“那個……家裡是不是沒錢了?所以爸才不去看醫生是嗎?”
這個問題已經在林楓心裡糾纏了一下午了。
父親李永誌老是拿“身體好著呢,小毛病不礙事”這種借口來搪塞自己,但林楓不是三歲小孩,很容易就能猜到肯定是因為錢的原因。
鄭慧蘭下意識地掃了眼隔壁屋的方向,確定林永誌這會兒已經睡下了,這才歎了口氣說道:
“可不是因為錢麼?我本來想去找你陳大爺賒點兒藥回來,你爸又死倔,硬說自己過兩天就好了,這一拖就成這個樣了,哎!”
果然跟自己猜測的八九不離十。
林楓雖然不是真的“林楓”,但既然繼承了這個身體和記憶,那他就是他們老兩口的親兒子,爸媽連吃飯看病都得不到保障,要這個兒子還有啥用?
“媽,這事交給我,我明天就去請陳大爺來給爸看病。”
林楓摸了摸自己口袋裡那僅剩下的8毛錢,已經有了決斷。
不管怎麼說,先給父親林永誌看病要緊,錢不夠他就先賒賬,之後再想辦法掙就是了。
這晚的林楓睡得不太安穩,腦子裡一直在思索著今後的事,尤其是賺錢方麵的事。
83年的華國,用“遍地是黃金”這句話來說都不為過。
作為一個擁有著後世記憶的人,林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小說中文網
不僅如此,因為林楓上輩子大學專業是學的經濟,對於這個時期的一些重大經濟事件以及政策,他又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多。
雖然後來因為現實的原因,他選擇了做銷售一行,但是刻在腦子裡的那些東西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忘記的。
林楓閉著眼,認真地梳理著關於這個年代的一切,從最開始的略微艱難,到後來越來越清晰明了,最後終於形成了一條大致的路線。
第二天早上,林楓起了個大早。
手法熟練的將昨天跟母親鄭慧蘭學做的玉米糊做好後,他就以出去逛逛為由出了門。
農村的早晨空氣十分清新,似乎帶著幾分香甜。
林楓走在路上,耳邊不時傳來的清脆的鳥叫聲,讓他這個常年在大城市裡的社畜也感到了一種閒適和寧靜。
這個年代的農村,各家各戶基本都是土屋,低矮的房屋散布在各個角落,走了大約十來分鐘,才見到了第一棟磚瓦房,也是水溪村村委會的所在地。
林楓抬頭看去,隻見其白色的牆壁上寫著兩行鮮紅醒目的大字:
……()
林楓的嘴角微微抽搐。
這宣傳標語可比他所熟知的那些什麼“少生優生幸福一生”之類的話語勁爆多了。
也不知道這點子是誰想的,還真是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