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禾歎了口氣,同意了夏佳婕的觀點,也不再多想。
“那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乾翻玉寶,拿下朱藝璿!”柯禾攥起小拳頭,給自己打氣。
“嗬嗬嗬”夏佳婕無情的笑了兩聲:“我修為到了啟靈,都隻敢夢想一下副劍主的位子,你一個引氣小蝦米哪來的自信。”
像是想到了什麼,夏佳婕悄摸摸的湊近柯禾問道:“怎麼,你接受了你哥給你的那些法寶?”
“沒有。”
“那你想屁吃,爭取拿個平位吧你。”
夏佳婕此言非虛,如今在場的十五個預備劍主主要爭奪三個副劍主位,八個平位,四個下位
而這十五人中一共有十二名啟靈,餘下柯禾三名引氣,按理來說以引氣和啟靈的差距,柯禾確實隻能奢望一下平位,而且機會渺茫。
柯禾感覺自己很強大,七輔釀更是讓她脫胎換骨,但是錯修功法,修為畢竟隻是引氣,
沒有實戰過,柯禾也不清楚自己的實力究竟有多強。
就在此時,一位珠光寶氣的夫人朝著等候區的兩人走了過來,
夏佳婕大大咧咧的開始還沒有在意,隻當是工作人員,
柯禾微微皺起了眉頭,
“你們好,你們應該就是藝璿經常向我提起過的柯禾和夏佳婕吧?”
中年女人身上帶著貴氣,語氣聽著還算和善。
兩人細細打量,這才驚覺貴婦人的眉眼和正在台上接受考核的朱藝璿有點相像,
“阿姨,你有什麼事嗎?”
柯禾表情警惕起來,以她們兩個和朱藝璿的關係,她才不信朱藝璿會在家裡說什麼好話。
“我這次是代表華國靈材局過來監督考核過程的,你們不用緊張。”貴婦人笑了笑,也不掩飾自己的意圖:“聽藝璿說你們兩個在山上發現了靈果樹一類的資源,不知道你們二位有沒有出售的想法?”
貴婦人柔聲輕語的解釋道:“你們兩個可能不清楚,但凡靈果一類的寶物,吃多了人體都會產生耐藥性,多吃隻是浪費藥性而已。”
柯禾和夏佳婕對望一眼,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柯禾說話還算客氣:“不好意思,阿姨,我們隻找到十四顆靈果,我和柯禾一人七顆已經吃完消化了,還想要靈果的話估計隻能果樹再結果了。”
貴婦人麵皮抽了抽,你們兩個剛好出去鬼混七天,剛好十四枚靈果,糊弄誰呢?
“既然靈果吃光了,那麼靈樹應該還在,可以帶我去看看靈樹嗎?”眼看柯禾表情猶豫,貴婦人繼續說道:“價錢好商量的,我個人在京城還有一座四合院,都可以送給你們。”
兩人都被這大手筆嚇了一跳。
京城一套四合院,要是靈氣沒複蘇,柯禾正常研究生畢業,打拚一輩子也未必買的起。
但是貴婦人顯然誤解了柯禾的意思,
柯禾之所以猶豫,那是因為靈樹什麼的都是瞎掰的,這山卡卡,她上哪找靈樹去?
柯禾還想開口拒絕,夏佳婕拍拍胸脯搶在她麵前說道:“看阿姨這麼厚道,還這麼舍得花錢,那好吧,你跟我來,我帶你去找靈樹。”
夏佳婕給了柯禾一個眼神,隨即說道:“我的順序在很後麵,估計要到十二點多才能輪到我,這樣吧,柯禾你在這裡等待,我先帶阿姨找靈樹去。”
柯禾滿臉震驚,不知道夏佳婕要搞什麼幺蛾子。
貴婦人當場喜笑顏開。
說罷,夏佳婕帶著貴婦人朝殿外走去。
此時剛好上午場測驗完畢的朱藝璿從台上走了下來,看著夏佳婕和自己母親離去的背影,得意一笑,心中暗暗譏諷:不愧是小家小戶出來的,一點眼界水平都沒有,竟然真的被一點錢財俗物動了心。。
半個時辰後,貴婦人價值七位數的鞋上滿是山泥,踩在殿中哢噠哢,望見柯禾後冷哼一聲,直往嘉賓席去了,
悠哉悠哉的夏佳婕慢悠悠的走進演武殿,柯禾心中好奇,小聲問道;“你把她帶哪去了,我看她好像麵色不大好?”
“還能帶哪,這些有錢人就是說話不算話,我把靈樹指給她了,說好的
四合院又翻臉不給!”
夏佳婕滿臉憤恨。
“靈樹,我們哪來的靈樹?”
夏佳婕繼續滿臉正氣的胡說八道:“就是山腰那棵歪脖子老李樹啊,樹上還有幾顆李子呢,我問她這些靈果能不能再加一套四合院,她竟然還罵我!”
柯禾笑的差點背過氣去。
——
丫髻山東峰上的玉皇閣是一座建在石基上的建築群體。
玉皇閣,是一座建在長方形台基上的建築群體,由台基、大殿、西配殿及鐘鼓樓組成,通高22米。整個建築結構嚴謹、布局精巧、飛簷疊起。
其始建年代不詳,但是至少也是宋朝之前的,在清乾隆三年毀於地震,如今李陽所在的大殿是經曆過幾次重修後的玉皇閣。
玉皇閣主要由台基、大殿、西配殿及鐘鼓樓組成,台基下麵有南北向拱形券洞,門額上方有石刻題字,南曰“帝鑒”,北曰“天”。
台基中央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兩層重簷歇山頂大殿,大殿底層朝南,接出卷棚頂抱廈五間,是李陽還有幾位道長的休閒地法,抱廈向南又接出一大抱廈,突出在台基外,是幾人談經說法編纂教材的地方
抱廈其實就是從大殿延伸出來露天的小亭子,此時李陽坐於亭子中,手捧經書,筆耕不綴。
似這樣的白天時光,李陽已經持續了快一個月了。
第二版《練氣入門篇》教材大綱已經敲定完畢,雜糅了食炁法還有內丹法甚至劍仙法的許多框架,可以說以此篇打下基礎,日後進入華夏任何主流的修行勢力,都會得心應手,
主要的東西都已經敲定完畢,似之前那樣辯道辯的麵紅耳赤大打出手已經不會再出現,剩下的工程就是將內容梳理一遍就行,李陽生性憊懶,便把這些繁瑣的功夫全部扔給了大殿中齊乾漱還有赤明幾人,自己在這小亭子獨坐休憩。
李陽手中捧的經書是華國剛剛出版的《道教主要經文摘要》
而他手中摘抄的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全文僅三百九十一字。作者不詳,一說葛玄。稱老君西遊白龜台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出來休息的齊乾簌也望見了李陽摘抄經書的行為,此時的亭子地上已經鋪滿了一層寫滿經文的紙張。
從地上撿起一張,這篇經文作為道士們日常誦習的重要功課之一。更是齊乾漱在青城山時的日常功課,齊乾簌自然無比熟悉。
“經名清淨,道友手中筆走龍蛇,一筆一劃劍氣淩然,望之無比高遠飄渺,確實是一手好字。”
齊乾漱抬眼,語氣複雜,“可惜,寫字的人,卻不清淨。”
李陽筆尖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