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講這麼多,回頭,兩篇三千字小文章,不多吧?”
“不多,不多。”李樂忙點頭。
“嗯,說說課題的事情。”惠慶點上根煙,“前段時間你在腐國,呂教授那邊已經開始帶著連祺他們下到劃定的行業和區域做入戶的調查問卷。四月份我們要去一趟那邊,可能得待上一段時間。你沒有問題吧?”
“沒,沒問題。”李樂琢磨著,自家婆姨現在被二十四小時全方位無死角的吃了睡睡了吃的“圈養”生活,自已離開一段時間,好像沒什麼影響,於是點點頭。
“那就行,如果臨時有什麼事要回燕京的,你自已掌握,彆耽誤課題進度就成。”
“知道了。”
“今年的大會開完了,看到各項政策決議了沒有?”
“看了,重點是機構改革裡GZW成立的那一塊兒。”
“嗯,GZW的成立,這是我們這次課題需要關注和了解的。你的認識呢?”
惠慶說著,從抽屜裡拿出一摞打印的資料遞給李樂,“這是大會的公告,還有各項決議的彙總,你拿回去看一下。”
“哦。”李樂接過來翻了翻,又說道,“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麵。從上級層麵看,作為出資人代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方法、手段,與過去政府推動不一樣。”
“過去的經貿委、國資管理局,企業工作辦,講突出主業、加強管理、降低成本這些要求,是從政府角度,一方麵麵向所有企業,針對性不強,另一方麵隻是一種號召性和指導性的要求,缺乏實際的考核和落實。而成立了GZW,一方麵能夠對所有的監管企業提出措施和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另一方麵通過業績、改製過程、資產管理方麵進行層層考核和落實,具有更強的約束性。”
“而從各地方層麵看,地方GZW成立後,能夠比較係統的研究和管控資產監管和企業改革發展的問題,對企業改製和資產轉讓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采取了更為直接、更為有力的措施。”
惠慶點點頭,“哪幾個方麵?”
“因為有了直接管理和考核,在改製過程中就能有依據和直接管理部門,擺脫過去的多頭管理,其實就成了都不管的局麵,在審計評估、資產出讓、產權交易、債務處理、運行監督、民主參與,職工利益方麵,能有效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
“行,說明你去腐國一趟回來,沒把咱們的課題荒廢了。”
“瞧您說的,這哪能呢?”
李樂嘴上說著,心裡卻想著,這事兒牽扯到後麵撫城那個鋼鐵廠,能不能順利並購,好幾個億的項目。
那邊一直還是在做背調和基本經營情況的了解,就是聽了牛大爺的話,等。等這次大會開完,有些事兒確定了,政策出台了,才能快步進展。
要不然,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許多事情都是白用功。
“對了。下周跟我一起去一趟費老師那兒。天氣暖和了,去看看。”
“誒。”
。。。。。。
滬海浦東康橋的一棟新建的彆墅門口。
朱運關上一輛公爵王的車門,彎腰衝車裡的女人笑道,“晚上要不要我去接你?”
“不用,我們晚上不一定得多晚了,素素說還要去她那兒,有可能就不回來了。”
“那成,晚上彆喝太多,那群人喝起來沒數的。”
“知道知道。”女人不耐煩道,“對了,這周六,我爸叫我們回家吃飯,上次老爺子就不是太高興,他說什麼你聽著就是,彆再搞砸了。”
“嗬嗬嗬,我和爸就是做一些技術性討論。”
女人白了朱運一眼,“扯淡吧你。程師傅,走了。”
車窗搖上,車子開走,朱運在門口站了半天,嘴角一撇,“哼”了聲,轉身進了大門。
隻不過,還沒上到二樓書房,就聽到門鈴響。
朱運眉頭一皺,又回到大門口,看了眼牆上標著“長鐵精工”logo的可視對講門禁的顯示屏,上麵薑鵬翔正揮著手。
“你怎麼來了?”開了門,朱運說道。
“朱總,不來不行啊,那個事兒你聽說了麼?”
“什麼事兒?”朱運一指客廳沙發。
“那個成立GZW的事情。”
“知道啊?怎麼了?”
“那個,咱們一直和撫城聯係的汪胖子汪主任。”薑鵬翔一屁股坐到沙發上,扯了扯領帶。
“怎麼?前幾天不是還聯係著的麼?”
“說是調整了。撫城組建市GZW,汪主任在的企改辦給合並到新的GZW裡麵去了。”
“他不是企改辦的一把手麼?上次不吃飯時候還說,這新的GZW主任是他的囊中之物呢?”
“囊個屁啊。”
“嗯?”
薑鵬翔喘著大氣兒,“汪主任給調整去氣象局了。”
“什麼局?”
“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