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李老摳兒!(1 / 2)

課間休息,諸生尿尿的尿尿,趕抄筆記的抄筆記,而小李廚子,則被馬主任給拎到了隔壁小教室。

“你就不能有點師樣?那桌子就那麼吸引你的臀部?”

“角度,高度,位置,硬度,剛剛好,就情不自禁。”

“什麼樣子。”

“我就一趕鴨子上架來代課的小助教,您就......”

“嗯?”

“是,主任教育的是。”

“還有,嘴悠著點,彆胡扯八道。”

“是,主任說的對。”

“要理論聯係實際,多給啟發,多給問題,讓學生多思考,做到三講四堅決。”

“哦?怎麼說?”

“講易混、易錯、易漏,但不等於講解,而是點撥。”

“那,哪四堅決呢?”

“自學會的堅決不教,能通過討論會的堅決不多講,堅決不包辦代替,堅決不講廢話。”

“嘿,好家活。”

“我要你捧哏呢?”馬主任這才反應過來,眼皮一夾李樂。

“嘿嘿。”

“記住了啊,講授清楚、演示規範、互動充分。”

“謝謝主任。”

“行了,去吧。”

看到李樂晃晃悠悠進了教室,馬主任從兜裡掏出茶杯,滋溜滋溜嘬了幾口,蓋上蓋兒,嘴裡哼哼著,走了。

回到教室,李樂眼睛一掃,又多了幾個生麵孔的女生。

捏著粉筆,歎口氣,一轉身,在黑板上寫下,社會人,三個字。

“都回來了啊?”

“回來了。”

“那好,諸位,咱們書接上回。剛才想到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咱們都是學社會學的,那麼什麼叫社會人?來,這位女師妹,貴姓?”

“師兄,我姓昝,處日昝。”

“哦,不見孤山浮動昝,嶺頭折贈若為情的那個昝?”

“是的。來,昝師妹,你來說說你的理解。”

“我理解的社會人是指人們除了物質方麵的需求,還有社會和心理方麵的需求,比如追求友情忠誠、關心理解、安全感和歸屬感,以及渴望受人尊敬等。”

“挺好,和經紀人相對是吧?這位,師弟,你滴......”

“傅將勇,宜將剩勇追窮寇。我覺得,社會.....”

“嘿嘿,哥們兒,小點聲。”

“啊,哦,社會人是指那些生活在社會中,與他人有廣泛聯係,參與社會活動並受社會各種規範和價值觀念影響的人。”

“也對,還有麼?這位師妹,你叫劉雪晴吧。”

“是。”

“說說你的理解。”

“見過世麵,路子野,知曉各種歪門邪道,遊走在法製與文明灰色地帶的社會邊緣,不是生產,卻又有錢,沒什麼明顯技能能力,卻能調動一些社會資源,跟普通人可能沒什麼關聯性,但卻有損害普通人私有財產和個人尊嚴的可能性。”

“挺好。”李樂一轉身,在黑板上又寫下“Homo?Sociologicus”幾個字。

“這是拉丁文,翻譯過來就是社會學的人。剛才說的,辯證衝突論的創始人之一,達倫多夫寫的那本社會人的書裡,討論和分析了,什麼是社會人。”

“歸於每個學科,對人以及研究對象,都有預設的想像,比如經濟學,這幫老財迷們,預設人類是一種經濟人,因為他們覺得,沒人不愛錢。而政治學那幫習慣耍心眼兒,就覺得人是一種政治生物或動物,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心理學則歸為心理人,覺得人純粹是心理機製下的產物。而,我們社會學對於人類的預設想像,就是,社會角色承擔者。”

“有人說了,這不就是講過的,社會角色理論麼?”

“來,大夥兒,都看我。你們都知道我的名字,要是想研究我,就憑著名字來研究,好像不成,如果你們想要知道我是誰,要用社會學的想像力來研究,那麼首先要把我放進某個社會角色的位置當中。”

“比如,助教,師兄,才華橫溢的高個兒大帥哥。”

此話一出,台下眾人,“籲~~~~~~”

“彆噓,是事實不是?”

“籲~~~~~”

“難說。”有人喊道。

李樂暗記住此人麵部特征,一擺手,“你們從教育領域、經濟收入、顏值變遷等等社會學主題來研究我,那麼,一變成某個社會角色,你們突然好像就認識我了,突然變得可以用社會學來研究了。任何人,必定扮演某個或數個社會角色。”

“在結構功能論那裡,社會角色是一套規範好的行為模式,角色扮演得好,大家開心,扮演的不好,就成了越軌行為。所以這取徑就是研究大家戲有沒有演好。在象征互動論那裡,就一句話,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所以象征互動論取徑就會研究咱們一堆戲精是怎麼陽奉陰違的。”

“可達倫多夫覺得,咱們當個社會人是又可憐又難,從一出生,就開始被交代一堆角色要演。可誰想過,我自己呢??從來沒有一個角色叫做‘我寄幾個兒’。從來都是得演好彆人分配的角色。偶爾可能想要堅持一下跳出劇本,卻另一些已經沉迷於角色當中的人指指點點,就被結構功能論稱為越軌。”

“隻要你還是個人,和這個社會有關聯,有爹有媽有老婆子女朋友。我們社會人,就永遠沒法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永遠都活不成自己,永遠都處在一種異化的狀態裡,輕重而已的區彆。”

此時,有人舉手,李樂一指。

“師兄,角色不是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用來自我實現的基礎嗎?就沒有一些主動性、創造性、自我實現可言嗎?”

李樂掐著腰,從講台左邊走到右邊,又從右邊走到左邊,說道,“其實,這就是角色之爭,人究竟是永遠異化的,還是有主動性的,這根本吵不完。”

“就你剛才的問題,說句拗口的邏輯話,就是,把生活形式視作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然後用解沒解決問題來評斷生活形式。你能理解不?”

那人搖頭。

李樂一手撐著桌子,一手揮著,“是不太好懂。那就換個直白點的,我們知不知道我們做這些是為了什麼,究竟是異化還是自我實現,得看自己有沒有誌向目標,能不能利用角色活出自我。所以,引申一下,不要跟著彆人問說,我學社會學能乾嘛?而應該要想,我學了社會學之後,能拿來乾嘛。”

“我看這裡還有彆的專業的學弟學妹,其實一樣的道理,你們以後,想用自己的專業乾嘛?”

那人想了想,“謝謝師兄。”

“不客氣。OK,說了點閒話,來,我們繼續,社會衝突的類型分析包含以下幾個,一是現實衝突與非現實衝突......”

李樂在下半節課開始提起了諸生的興趣之後,開始洋洋灑灑。

以至於宣布下課之後,被人堵在了教室門口。

“師兄,我是政管的,大三。”

“你一個大三的,聽這種基礎理論課乾嘛?”

“最近在做一個關於扶貧的作業,想從社會學理論上麵找點靈感。”

“哦,啥事兒?”

“聽了剛才你講的,是不是能通過結構和衝突的分析框架,尋找到現在貧困治理困境中衝突的根源?”

“這個,你問你老師啊,我這水平,淺薄啊。”

“他山之石。”

李樂琢磨琢磨,“我就我自認為的啊,說幾個點?”

“您說,我記。”

“不用不用,嗬嗬。”李樂笑了笑,“衝突在於四個要素的結構性失衡,製度結構不穩定、利益結構不均衡、治理結構非對稱,以及資源結構非對等。這幾種結構性的失衡共同作用,導致了現實困境。”

“比如,乾群衝突中的鬥地主。村民間衝突的資源分配不均,科層間衝突的層級加碼和考核公正性,應對考核的造假,還有項目製衝突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造成資源的浪費,就,這些吧。”

“啊,謝謝,謝謝。”

“不用謝。”

“誒,李師兄,我聽說你是研究城市社會學方向的?”

李樂剛想抬腿,又被一女生拉住。

“啊,一半一半,咋?”

“那個,我在寫一篇小論文,關於醜國城市政治和階層矛盾的。”

“喲,這個可不小啊,你能寫的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