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兄弟打聽到,蒙城那邊的太守開城門接納災民,並放出消息,隻要願意留下開墾蒙城周邊荒地的,都可以一人分得兩分土地。
蘇鑫兒記得之前上學的時候學過,一畝等於十分,一分地差不多相當於66平方米,那兩分地差不多就有130平米了。如果現代社會有一套130平米的房子,就已經算是中產階級了。所以免費分地,誘惑還是很大的!
不過,也有一些人不願意過去,覺得這樣的天災之下,就算分到土地也不能養活一家子,還不如留在襄城,等待官府賑災。
人各有誌,蘇家人口九人,算了算,如果都能分到兩分地,就相當於一畝八分,快接近兩畝地,與他們在京城賣掉的差不多。所以,蘇成林和兒子們一商量,就決定去蒙城。
作為四個月的寶寶,蘇鑫兒再也不滿足於隻能躺著看世界了。她喜歡被豎著抱,大眼睛滴溜溜地盯著這個陌生的世界看來看去。
一路上,她看到了冬季的山林,看到了林中的飛鳥,看到了小鬆鼠,也看到了一路逃難而來的災民。
這就是她現在生活的世界——一個對她來說充滿未知,充滿新奇的世界。
蒙城和襄城最開始是一個城,後來經過劃分一分為二,成了兩個比鄰的城池,襄城較大也較繁華,蒙城相對來說小一些,也窮一些。兩城相距不遠,馬車走了一天一夜蘇家就到了。
進城費是兩個銅板,和當初進襄城的一兩銀子一個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由此也能看出,襄城的太守,就是個發國難財的黑心肝。
說起這個襄城的“黑心肝”太守,簡直是天怒人怨。
進城的時候每人收一兩銀子,出城的時候居然每人也要收一兩銀子。
城裡的物價奇高,如果不是本地人,外地人在城裡生活,衣食住行根本就吃不消。
一些勉強進了城的難民,最後也不是不想出來,而是沒錢出來了,索性隻能在城裡乞討度日,盼著朝廷的賑災欽差早些到來。
當然,也有一些商戶和大戶人家是比較樂善好施的,這些人家都直接支起了粥鋪救濟災民,可畢竟是杯水車薪。
蘇家在襄城花銷奇大,幾天時間住店的費用就讓蘇成林的荷包眼見著癟了下去。糧食價格也貴,蘇家人已經不敢多買細糧,當聽到蒙城接收災民的消息時,才會當即決定前往。
就是可惜了那出城的十兩銀子,算下來,前期因為蘇鑫兒的關係得到的七十兩銀子,已經陸陸續續花得隻剩下二十多兩了,心塞的是大多數都是短期內花在了襄城。
蘇鑫兒每次都靜靜聽著爺爺算賬,算一次焦急一次,對銀子的渴望十分迫切。
賺錢,賺錢,任重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