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故土難離,蘇成林一家在京城外的紅樹莊住了二十多年,即使全家人對搬家都沒意見,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卻還是有幾分不舍。
王紅英雖然對娘家已經沒啥感情了,但第二天一大早,還是跟公爹說了一聲,想帶著孩子,拎上了一點醃製的臘肉,回趟娘家。畢竟這一走,說不定這輩子就不會再見了。
蘇成林對待兒媳婦很好,於是他把昨天城裡買來的米和麵都分彆裝了一袋,一起讓王紅英帶回去。王紅英連忙推辭,蘇成林假裝生氣道“兒媳婦,你就拿著吧,我再給你一兩銀子,你也帶去,就算是你孝敬親家的。好好辭彆。至於咱們搬家這事,你隨便說點什麼糊弄過去就行。”
王紅英知道公爹的意思,這是叫她不要把搬家的真正原因告訴娘家。她心裡也清楚娘家跟自己不親,倒也知道不能講得太明,所以一一應下。
蘇正剛本來今天想跟著爹去找幾戶有錢人家談賣房賣地的事,但是娘子想在走之前回趟娘家,他隻能陪著走一趟,不然讓娘子和兒子自己去,他不放心。
於是,三人一大早裝了東西出門。
昨天下午,因為有村長的幫忙,蘇鑫兒的戶籍就落在了蘇家大房的名下。蘇正軍一大早就帶了弓箭進山,想去打頭野豬回來,一部分野豬肉可以做成風乾的臘肉,帶在路上吃,一部分可以拿進城裡賣了,賺點銀兩。都說窮家富路,出門在外,盤纏多一點總沒錯。
蘇成林則是目送二兒子一家出門之後,獨自去找了村裡的幾戶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想打聽下願不願意買他們的房子和土地。
家裡一下子就剩下了因為摔傷還不怎麼利索的趙月娥、依然當著“半個奶媽”的蘇正業,以及剛被救回來啥也不讓乾的蘇晴兒。
蘇鑫兒現在除了吃就是睡,百無聊賴,偶爾哼哼唧唧幾聲,小日子倒也過得舒服。
趙月娥可稀罕這個白撿的小閨女了,昨晚給她洗洗澡,更加白白嫩嫩,又找出大女兒小時候穿的衣服,雖說舊了點,可洗得乾乾淨淨,穿著暖和。
因為摔傷了腳還沒辦法走路,趙月娥就一邊守著小閨女,一邊做著針線,把昨天買來的那些布料都一一裁剪了,添上棉花,給幾個孩子做幾身新棉襖。
眼看著天越來越冷,過幾天說不定房子賣了就要走了,天寒地凍的,厚實的鞋襪也得多做幾雙,虎頭帽也要做兩個。
蘇晴兒在一邊守著母親做針線,偶爾幫忙遞個剪刀,偶爾又逗逗小妹妹,身上的傷都是些皮外傷,也在慢慢痊愈。
蘇鑫兒看著新認下的娘親和姐姐歲月靜好的樣子,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經看過的一句古文
山野萬萬裡,餘生路漫。日暮酒杯淡飯,一半一半。
或許,自己與父母前世的緣已儘,而今生,如果能安安穩穩過完一世,也倒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