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茹娟的思緒,回到了二十八年前。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又令人難忘的往事。
當時的向茹娟,正值豆蔻年華。
從師範學院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正陽縣一中初中部當語文老師。
正當她滿懷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時,家裡發生的一件事,卻徹底改變了向茹娟的人生軌跡,也改變了她一家人的命運。
在她被分配到一中的次年,正趕上在城關中學讀書的弟弟向宇清,馬上初三畢業。
正陽一中尤其是高中部,一向以教學質量高,高考錄取率名列東湖省前茅而聞名。
隻要初中生能順利升入一中的高中部,考入一本都是基本水平,每年十餘名被水木和燕京錄取的,才是很多學子追求的目標。
而一旦中考失誤,一中內外的同學,很可能形成兩種不同的人生命運。
這就像一道人生的分水嶺,一中,就是嶺上的風景。
縣城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向茹娟,深知這個道理。
尤其是,在她考入師範,有了鐵飯碗後,全家人更將未來登入高層階級、福蔭子孫的希望,押在弟弟向宇清的身上。
好在弟弟也足夠爭氣,初一到初三,學習一直名列班級前茅。
加上在省級物理競賽中拿過獎,符合保送條件,兩個月後,即將保送直升入一中。
得知這一喜訊,向家上下,一片歡天喜地。
大家仿佛看到了弟弟的錦繡前程,看到了他將來躋身上流社會的無限風光。
可意外和快樂來得同樣快。
臨中考前一個月,弟弟向宇清突然接到學校的通知,他的保送名額被取消了,還需和其他同學一樣,參加殘酷的中考。
按理說,按照弟弟向宇清的學習成績,即使參加中考,大概率也會考上一中。
但什麼事都有各種可能性。
臨場發揮意外的話,馬失前蹄也不是不可能。
向茹娟從弟弟的老師處得知,向宇清的名額,是被縣教育局副局長的一個親戚給擠占了。
麵對教育界的強權,工人家庭的向家,哪有絲毫的反抗能力。
一時間,前日還洋溢著無邊快樂的向家上下,立刻被愁雲慘霧籠罩。
向父隻會悶著頭吸煙,束手無策。
向母不住地長籲短歎,不停地埋怨向父沒本事,連兒子的保送名額都保不住。
在這樣的氣氛下,已經成熟的向茹娟忽然覺得自己肩上,似壓上了千鈞的重擔。
除了父母,無所依靠的弟弟,也隻有她這個姐姐可以拯救。
包括,拯救這個家庭對未來的希望。
她的依據,是她們學校也就是一中剛來的校長——周澤寧。
周澤寧這個學期剛由市教委派下來,出任正陽一中的校長。
當時在整個縣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是,做為坐落在縣城的市重點中學,由市教委的副處長擔任校長,這在整個一中的曆史上,還是首次。
二是,市教委這樣做,美其名曰是對正陽一中教學的重視,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學校正在爭取躋身省屬重點高中行列的努力,此次安排市教委的乾部對一中加強控製,無非是為了增加和省教育廳談判的籌碼。
三是,也是很多老師議論的焦點,這位周澤寧太年輕,剛剛二十七歲,可謂風華正茂。
在一些女老師眼裡,他不僅年輕,還有點帥的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