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寧做太史伯,不做劉宗周!(2 / 2)

“不,有我一人去便足以。”

“若是王之仁還有良心,那麼你們隨不隨同無關緊要。”

“若是王之仁沒有良心,執意剃發。”

“那在老爺死後,有你們在至少還能有人能夠回去報個信,替老爺我收個屍。”倪懋熹拒絕道。

“請老爺放心,要是王之仁膽敢傷害老爺,我等願行孫策之事!”

“誓殺王之仁!”

幾名忠心的家仆賭咒發誓道。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

可若是上梁正了下麵人的風氣也是會截然不同的。

李自成堅韌無比,結果他的餘部堅持抗清二十年。

他的後人李來亨茅麓山一舉,令後世有識之士淚灑三百年!

王體中背刺白旺,殺了自己的上司率眾降清。

可是待剃發令一下,他不願意剃發的時候。

卻被金聲桓勾結他的部下王得仁所刺殺!

殺人者,人恒殺之!

王體中背刺白旺,最後他自己也被部下有樣學樣給背刺了!

而現在倪懋熹寧做太史伯,不做劉宗周。

他的家仆們受其感召,也願意為他舍棄生死行孫策之事,準備在他死後刺殺王之仁了!

就這樣在悲壯的氛圍下倪懋熹慷慨而來,進入了王之仁的府邸。

大堂之上,王之仁看著麵露決然之色的倪懋熹心中大為震撼!

兩人對視,此時無聲勝有聲。

倪懋熹和王之仁都這樣默默地看著對麵。

許久之後,王之仁歎氣道:“君此來,大有膽!”

前有陳潛夫,又有倪懋熹。

王之仁剛殺了一個不怕死的,現在又來了一個不怕死的。

這人心可都是肉長的!

看著決意赴死的倪懋熹王之仁的心裡又如何不敬佩啊!

倪懋熹見狀心中燃起了希望他連忙拱手行禮。

而後開口道:大將軍世受國恩,賢兄常侍攀髯死國,天下所具瞻……

“倪先生打住,打住!”王之仁笑道:“其他堂堂之語就不用說了。”

“王之仁身為總兵一向為文人所輕,也不屑袞袞諸公!”

“然而值此國家為難之際,倪先生卻能如此。”

“事到如今,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文人尚且赴身國難。”

“王某乃大明總兵,豈可委身於韃虜啊!”

王之仁本就在兩難之間,既不想剃發,又擔心他日會被韃虜所殺。

可是在看到陳潛夫死後,垂垂老矣的倪懋熹竟然仍舊前來勸說反正。

這一下王之仁的心中就做出決定了。

錢肅樂和倪懋熹這樣的文人都不怕死。

他王之仁好歹也是堂堂的總兵,手底下兩萬多兵馬呢!

又為何要怕韃虜啊!

更何況方國安不是在杭州和八旗兵打了一仗嗎?

八旗兵也沒把他的浙兵怎麼滴。

既然如此,王之仁也就敢搏一搏了!

“王總兵,您的意思是!”倪懋熹大喜過望。

“倪先生莫急,謝三賓的使者也在王某的府上侯著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