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堵牆,四萬騎(2 / 2)

在山海關之戰中,李自成的六萬老本中便足足有兩萬以上的騎兵。

這些人還往往是一人三馬,甚至是四馬。

騎兵眾多,馬騾眾多,這也是山海關大戰中大順軍能夠成建製脫身的原因。

其實明末三大勢力中,無論是滿清、大順還是大西其騎兵力量都不弱。

其中滿清的騎兵更是號稱十萬以上。

當然了扣除滿八旗那些濫竽充數的騎馬步兵。

兩萬八千蒙古八旗,三萬餘外藩蒙古,以及滿洲騎兵,漢軍騎兵。

七八萬騎兵咱大清在入關之前是能夠拿得出手的。

這也難免會有人估計皇太極的實力是八萬騎,十萬騎。

有人認為八旗騎兵費拉不堪,可是在吸納蒙古力量後咱大清的騎兵力量就已經非常強悍了。

彆的不說光是蒙八旗就幾乎都是騎兵。

更何況滿清手中的馬騾數以十萬計。

多爾袞搬家的時候就帶了七十萬人和五十萬匹馬騾。

如此驚人的馬騾數量,咱大清的騎兵怎麼可能弱?

固然對於滿八旗來說騎射非他們所長。

可滿八旗騎兵不行不代表整個八旗的騎兵不行,更不代表整個滿清的騎兵不行!

而現在多爾袞麾下的騎兵更是高達十萬以上了。

至於大西政權,早在張獻忠時代西營的騎兵就不弱。

後麵孫可望在雲南經營五年,以滇馬和水西馬武裝了一支大約四萬人左右的騎兵。

史料記載岔路口之戰時,他麾下的十萬大軍乃是由步兵八十餘營七萬眾,水西馬軍二三萬構成。

再加上李定國麾下的騎兵,以及劉文秀送掉的四川主力。

西營出滇抗清之時,騎兵數量大約在四萬左右。

無論是馮雙禮出擊湖南時的馬兵一萬餘。

還是李定國接管雲南時的王自奇部騎兵五千。

以及交水大戰時張勝突襲昆明的精騎七千,白文選倒戈一擊時的騎兵五千。

都彰顯了西營騎兵力量的不弱。

甚至白文選投降之時,他麾下有官員四百九十九位,兵丁三千八百餘名。

但是隨軍攜帶的馬匹卻高達三千二百六十匹,更有戰象十二隻。

窺一斑而見全豹,西營的騎兵力量尚且如此。

李自成的騎兵實力可想而知了。

而現在李自成在湖南的十幾萬大順軍大體是馬三步七的比例。

袁宗第麾下有一萬大順精銳,在這些精兵中足足有三千六百餘名騎兵。

再加上惠登相等人的騎兵,整整四千大順軍騎兵正在虎視眈眈。

有四千騎兵在手,袁宗第自然是不滿足隻吃掉郝效忠的五六千人了。

很快越來越多的清軍過江,甚至總兵張應祥都親自來到汨羅江南主持大局。

眼見郝效忠的兵馬已經半渡。

袁宗第大手一揮,下達了全軍突擊的命令。

刹那間,四千大順騎兵在各級軍官的組織下列隊三重。

紅、白、黑,三股不同顏色的旗幟揮舞。

“大順萬勝!”

一陣令人震耳發聵的吼聲響起。

四千大順騎兵齊齊呐喊,聲震九天,令清軍臉色大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