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滿清中的漢臣們也看不起厚顏無恥,數典忘祖到了如此地步的孫之獬。
於是便以孫之獬已經剃發,穿了滿人服飾為由。
同樣嚴詞拒絕了他的入列。
就這樣孫之獬弄巧成拙,落到了想入滿人而滿人不受,想回漢人而漢人不納的地步。
成為了整個滿清朝堂的笑柄。
在這種情況下,孫之獬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
他不敢對滿人如何,卻悍然上書。
想要多爾袞重啟剃發令,剃了所有嘲笑他的漢人的發!
此舉宛如孤男對寡女,乾柴遇烈火,正中多爾袞下懷!
五月二十九日,多爾袞在滿清朝堂上重頒剃發令。
要求:各處文武軍民儘令薙發,儻有不從,以軍法事。”
並且昭告天下:向來薙發之製不即令畫一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製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終屬二心……
而此時此刻,阿濟格在九江才剛剛得到李自成在九宮山遇刺的消息!
在滿清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
多爾袞已經不是感覺優勢在我,而是覺得自己是飛龍騎臉了。
他不僅下了剃發令,而且還宣稱自己本就打算剃了漢人發。
以前那是因為天下還沒大定,現在天下快要大定了那自然得剃了你們這些漢人的發了。
他這一手不僅頒了剃發令,還直接把咱大清的後路給堵死了。
這道剃發令一下,那可不比以前。
咱大清連收都不好收!
就這樣,這道剃發令由北京發出。
迅速傳遍全國掀起了軒然大波。
讓滿清原本可以迅速掃平天下的局勢瞬間化為了泡影。
就在滿清的剃發令還在路上的時候。
馬士英、方國安等文武在杭州擁立潞王監國。
此舉不僅得到了殘餘南明大臣的認可。
就連逃難到杭州的唐王也深表讚同。
然而被江南士林鼓吹,素來有賢名的潞王朱常淓卻貪生怕死,不僅不敢繼皇帝位置,甚至就連逃跑都沒有勇氣。
六月十一日,清軍兵臨杭州。
此時的杭州城中,隻有方國安和鄭鴻逵兩支成建製的兵馬。
鄭鴻逵部的陸戰能力費拉不堪。
而方國安部的戰鬥力雖然遠強於鄭鴻逵。
可是這支部隊卻是明軍雜牌中的雜牌。
在明軍中祖大壽、吳三桂的部隊首屈一指足可與滿清野戰。
其次便是左良玉、曹變蛟、高傑等人。
再次則是唐通、白廣恩之流。
而方國安的部隊此前雖然和清、闖、西陸陸續續打了數十戰。
但方國安沒贏過一次!
絕大多數的時候他麾下的兵馬都是一哄而散隻會逃跑。
但是在杭州城中,方國安細數了潞王麾下的諸路兵馬。
然後驚訝的發現在江北四鎮投降後。
自己這支明軍雜牌中的雜牌竟然成為了咱大明朝的主力!
杭州城中明軍不是潰兵就是鄉勇。
唯二成建製的部隊隻有他方國安和鄭鴻逵。
而鄭鴻逵部的陸戰能力,方國安自己都覺得他麾下跑跑兵能夠吊打。
在盤算一圈後,不願意降清的方國安知曉自己竟然成為主力後。
他責任心一來,心下一橫竟然親自出戰。
在杭州湧金門下布陣,依城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