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該死的觀眾緣(2 / 2)

華娛之白金年代 蝸橙 5671 字 2024-03-10

不過,到林曉光看劉韜開著免提,和那位“董叔”講的那些談話內容,似乎基本上都是和工作有關的事情,也就不再那麼介懷了。

“你真打算辭職啊?”林曉光疑惑地問道。

劉韜點點頭,坦然道:“嗯,剛才和我講電話的那位董叔,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的製片人,我前幾天一斤跟他說了,最遲下個月就要離開廣洲。”

“那你打算去哪裡?”林曉光心裡感覺難受,雖然他早就知道劉韜遲早會離開《外來媳婦本地郎》劇組,可他沒有想到會那麼快,也沒想到劉韜居然從未跟自己提起這事兒,不由一陣心塞。

“京城。”

“京城?”

“嗯。前些日子,我認識了一位台灣經紀人,她說讓我跟著她,明年年初可能就會參演一部瓊瑤劇。”

聽著劉韜雲淡風輕的回答,林曉光卻是氣不打一處來,心說,敢情我這個男朋友啥都不知道啊,忙問:“那台灣經紀人是男的,還是女的?靠譜嗎?”

凝視著林曉光關心則亂的表情,劉韜又好氣又好笑地道:“當然靠譜,再說了,她是個女人,你有什麼好不放心的?”

林曉光不滿地道:“怎麼你最近發生了那麼多事情,都不肯告訴我?”

作為劉韜的男朋友,林曉光覺得,自己怎麼樣都應該對她的情況有點知情權,可惜,出於保密協議,劉韜每次和林曉光講電話,都是說些不鹹不淡的話題。

麵對林曉光的質問,劉韜低頭喝湯,目光有些閃爍,低聲道:“我不告訴你,這不是怕你擔心嘛,影響你拍戲。”

聽了劉韜的回答,林曉光心裡登時好受了不少,卻開始替她感覺擔憂,忙問:“那……那個董叔肯放人麼?你可是跟電視台簽了三年合約啊,怎麼可能說走就走。”

劉韜想了想,點頭道:“應該肯吧,董叔沒有難為我,他是個挺有教養的老前輩,這幾天都一直在想著法子挽留我。”

林曉光忙問:“怎麼個挽留法?”

原來,在上個月,有一次《外來媳婦本地郎》拍攝的過程中,劉濤被台灣的金牌製片人楊佩佩相中,於是,劉韜這幾天開始向《外來媳婦本地郎》劇組請辭。

身為《外來媳婦本地郎》製片人,“董叔”——董智勇早就知道劉濤有走紅的潛質,千方百計想留住她。

於是,董智勇多次找她談話,無論在片場,還是電話中,他都告訴劉韜,他會重點培養她,每年給她開一部大戲,保證她在《外來媳婦本地郎》劇組期間能有2萬元以上的月收入,但還是留不住。

當然了,董智勇之所以如此不惜代價,去挽留劉韜,除了因為她有走紅潛質的緣故,另一個則是因為《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戲的火熱。

話說,這《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故事架構雖然很簡單,一個西關傳統家族孕育下的“光宗耀祖”四兄弟,娶了四個外來媳婦,從而引發一係列的故事。

然而,這個故事在2世紀初的廣崠——這片開放的天空下,卻是最接地氣的,就像在訴說你我家裡都會發生的故事。

開播之後,《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收視率在廣崠地區一度超越40%,創造收視神話,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劇出“娘胎”之前曾經曆重重困難。

可以說,《外來媳婦本地郎》能夠獲得成功,作為第一代製片人的董智勇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其實,董智勇職業生涯裡的得意作品,又何止《外來媳婦本地郎》一部。

趕上廣崠影視行業的黃金時代,董誌勇也曾是一名弄潮兒。

在製片人的圈子裡,他打拚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地位。

對於一名成功的製片人董誌勇來說,演員是一部戲成功的關鍵,他混跡娛樂圈幾十年,什麼樣的人會走紅,什麼樣的人活該一輩子籍籍無名,他一眼就能看透。..

很明顯,董智勇非常欣賞劉韜,覺得她有朝一日,可以成為珠江台的一姐,甚至可以成為廣崠台的一姐。

但是,來自台灣的金牌經紀人楊佩佩也非常看好劉韜,才會推薦她去拍瓊瑤的新劇。

演藝圈就是這樣,演員能不能紅,除了演技,最關鍵的還是眼緣,所謂的眼緣,也就是觀眾緣,並不是說一個人長得多帥多高就一定能夠走紅。

觀眾緣這個東西很玄妙。

跟美醜無關,跟風格無關,最傷心的是,跟演技也無關。似乎沒有具體能描述的細節和方法,隻是一種感覺,而劉韜,就能給人這種與生俱來的感覺。

和劉韜相反的,比如景甜,關曉彤,袁姍姍等等這些後世觀眾緣不強的女演員們,以她們手握的資源來說,她們後來的現狀,根本沒有發揮資源應有的效果,甚至景甜的知名度,都是靠大家八卦她的資源背景,靠“不紅”來走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