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邢道榮掌心寫字的高明之處了。
目的是說明白了,卻不會影響到崔家。
曹操聞言,心頭大恨,有些咬牙切齒。
“崔家若走,與孤影響也是不消,該如何?”
劉曄道:“那邢道榮有一言,戰場上得不到,談判桌上也拿不到。”
“如今內中亂象叢生,隻因外戰不利,還當想法子奪回涼州。”
“至於朝堂之事,外若平,內即可定。”
毫無疑問,曹操能有今天的勢力,是個重大局的人。
但…
隨著從赤壁之戰屢屢在劉備手上吃虧,他一統天下的夙願逐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開始困難的時候,曹操的心態也開始有所改變了。
更關鍵的是…
曹操發現自己的身體的確出了一些問題。
以前頭疼的毛病,一直都有,但總歸還是跟著季節轉換,會在一定季節發作。
或是過於積勞,遇到煩心之事時候,才會發作。
可自關中之戰後,曹操就感覺自己的頭疼之疾時時刻刻,無時無地的可能發作,完全沒有規律可言。
雖然在太醫的治療下還能控製,但…
瞥了眼屋子裡煮著的藥爐,曹操知道自己的天數已近。
他的重心逐漸開始改變。
從平定天下,到給自己的王子掃清障礙。
這也是為何佯裝重病,要把劉協身邊最後忠臣掃除的緣
由。
曹丕眼下二十五歲,年紀是夠了,但統領一國,卻多少還有些稚嫩。
眼下聽崔家通敵,自想平滅。
但夏侯惇回來也至關重要。
其乃曹家肱骨,自一心為曹。
軍中又有名望,回來輔佐曹丕正好。
如此想著,曹操終於開口道:“那劉備要崔家,給他就是。”
“元讓乃吾肱骨,必須換回來,子揚即刻去信,叫劉備放人!”
“至於崔家…放他們離開鄴城,卻不能走荊州入川。”
“和那崔家說…要走…也隻能走涼州去!”
劉曄聽曹操給崔家規劃好了入川路線,心裡不由一頓。
抬頭看了眼曹操神情,隻見那眼睛中隱隱藏著一絲狠辣。
心知此事遠遠沒有結束…
…
卻說劉備得信,說曹操同意換人,心頭自然一喜。
隻是再看提議,那曹操意欲在樊城換人,頓時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
這換人,哪能在彆人地盤上換?
當即召集人來商議,討論如何換人。
便有法正提議,不如直接叫曹操在大散關換人,如此定不會差錯。
其實到大散關還是襄陽都差不多,不過曹操選擇南,劉備這頭下意識的就會選擇西麵,這就是人性。
又有諸葛亮提議:“曹操為人不可輕信,便是在大散關,也該有大將送去。”
劉備聞言微微點頭,卻下意識的就把目光看向了邢道榮。
隻是這目光隻是匆匆一瞥,就聽劉備道:“子與家中夫人臨盆,自然不好去。”
“便叫子龍去,定然也萬無一失。”
邊上張飛聽著卻道:“不勞子龍,大哥叫某去就是!”
“定會安全接了崔家回來,不能有半點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