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2 / 2)

徐申學道:“既然如此,那麼我也就放心了!”

工業產品的成本,往往是和產量直接掛鉤的。

產量越低,平均成本就越貴,反之產量越大,那麼平均成本就月底。

這一點,在智能終端行業裡體現的更加明顯……為什麼最近幾年智能終端行業裡出現了巨頭越來越強,二三流的手機廠商越來越慘啊。

這就是規模優勢的重要體現。

這麼說吧,智雲集團裡一台售價五千元的S16手機,其成本其實並比國內其他廠商的一些四千元還要更低一些。

而且S16手機的各項硬件水平,還超過這些四千元手機的硬件水平一大截!

這就是龐大的產量帶來的重要優勢,S係列手機的各種研發成本平攤到每年兩億多台手機上,其實是非常低的……再加上龐大的產量,對各種零部件的采購量也非常大,量大往往也意味著價格更低。

同樣的第三方零配件產品,智雲去采購,直接下單一億套,供應商報價十塊……而其他廠商去采購,下單一千萬套,供應商報價往往就十二塊,十三塊了,如果量隻有一百萬套,說不準就得十五塊往上了。

因為這對供應商而言,同樣也有成本,利潤上的考慮……甚至如果對方訂單量太少,供應商還需要考慮風險,賬期等各種因素。

比如一家二流手機廠商去采購同樣的產品,才那麼一百萬套,同時資金也不寬裕,要求更長的賬期,供應商都得擔心你手機賣不出去,然後賴賬……就算不賴賬,過長的賬期也會讓供應商的資金壓力變得更大。

這種情況下,供應商往往會選擇提高價格來對衝潛在的損失以及風險。

這也是當下很多二三流手機廠商日子越來越難過,已經開始逐步消失在市場上的重要原因。

技術上比不過,成本比不過,性價比也比不過……全方位的落後。

消費者又不傻,能讓你騙一時,但是不會讓你騙一世的。

所以,手機行業裡就出現了巨頭效應……市場上的少數幾家頭部廠商持續擴張,產銷量一年比一年高,但是二三線的手機廠商則是逐漸消失。

而汽車,也是屬於規模效應非常大的產品!

一款智能電動車的研發成本是固定的,而零配件成本,組裝成本也是產量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

這就讓頭部的汽車廠商天然具有更大的成本優勢。

而海藍汽車,就是當下規模最大的智能電動車廠商,年銷量達到了百萬輛……這讓他們的平均成本可以做到非常低。

這也是海藍汽車,能夠持續推動車輛降價,擴大市場規模的重要原因……如果成本都壓不下來,還降什麼價啊!

————

徐申學視察了海藍汽車後,過了幾天又在智雲集團總部裡召開了一場會議,依舊還是討論機器人業務。

在這一次的機器人業務討論會議上,也敲定了新的措施,那就是在今年新發布的機器人裡,其動力電池部分采用半固態電池。

徐申學親自牽頭,讓智雲集團和海藍汽車方麵達成了電池領域的新合作!

在這之前,智雲集團的機器人上搭載的動力電池,也是使用的海藍汽車上的磷酸鐵電池,如今海藍汽車的半固態電池做出來了,作為兄弟企業的智雲集團自然也會選擇更進。

進而使用能量密度更大,安全性更好,壽命更好的半固態電池。

後續采用新型電池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機器人,將會在後續七月份的時候進行發布。

七月份的時候,智雲集團將會舉行一場機器人的專場發布會,主要用於發布低價型號的入門級機器人,向下探索十五萬左右的價位,擴大市場容量,當然這一款還是會繼續采用舊款的磷酸鐵電池,

但是也會準備在現有的高端型號上,推出搭載半固態電池的續航升級版。

真正大規模搭載半固態電池,主要還是會選擇在明年一月份的第二代機器人,到時候智雲的機器人將會全係采用半固態鋰電池。

對於機器人業務,徐申學是非常重視的,這可是支撐著智雲集團新一代高速增長的主要業務之一……而對於機器人業務的市場策略,也早已經確定,那就是持續降價,把入門級的價格拉低到十五萬甚至十萬以下。

用這些低價的入門級型號來大幅度擴充市場容量,增加整個機器人產品的銷量,進而大幅度壓縮成本,進而又使用低成本來降低售價,進一步擴大市場容量……由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最終把機器人的年銷量從現在的幾十萬台,直接做到幾百萬台甚至更多。

徐申學以及智雲集團的高管們,野心非常大……要的可是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的市場,而不僅僅是幾百億美元。

開了機器人業務會議後,徐申學在第二天又關注了一番S係列手機的最新型號,也就是S17的準備情況。

如今S17手機的研發已經到了尾聲,原型機已經做做出來了,並正在進行各項測試當中,同時威酷實業那邊也根據S17手機的設計參數規劃生產線了。

不出意外的話,等到六月的時候,S17係列手機就會進入量產備貨模式,開始產能爬升,最終為八月份的發布會以及上市進行準備。

而今年的S17手機,其實變化相當大!

智雲集團放棄了使用了兩年的劉海屏幕模式,而是采用了靈動島的輔助屏幕模式……實際上,嚴格來講,這並不是業內首創的屏幕模式。

LG在15年的時候發布了V10手機,就嘗試過使用主輔屏幕的模式,在屏幕頂部的左側挖空一部分放置攝像頭以及感應器,然後另外一部分則是用來顯示電量,接電話等……當然,這還是非常原始的輔助屏幕模式。

同時,威酷電子在去年發布的多款手機裡,采用了水滴屏模式,也就是在屏幕頂部的中間部分,挖一塊出來放置攝像頭……算是劉海屏幕的極限縮小版。

後來,今年陸續有其他手機廠商跟進。

而智雲集團,則是在今年年初的發布的A16手機裡,采用了挖孔屏,這個比水滴屏幕更進一步,直接在屏幕上挖個小孔放置攝像頭,又比威酷電子的水滴挖孔屏更進一步。

在A16手機裡嘗試使用了挖孔屏獲得了成功之後,智雲集團則是在S17手機上,開始使用了挖孔屏技術,而且一個孔不夠,所以是打了兩個孔,其中一個孔還比較長。

之所以用雙挖孔,主要是智雲S17手機的前端感應器太多,3D人臉識彆感應器,前置攝像頭還有其他感應器一大堆,一個小小的挖空放不下……之前無奈使用劉海屏幕就是因為傳感器占據的麵積太大,沒辦法。

而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感應器的麵積持續縮小,尤其是3D人臉識彆的感應器體積持續縮小後,智雲集團的技術人員就發現做成了一長一短兩個孔的話,也能夠塞進去。

然後,唯一的問題就是……雙挖空直接看上去的話太醜了,還不如以前的劉海屏幕美觀。

搞個劉海的話,是一整片都是黑的,所以看起來雖然彆扭一些,但是看習慣了其實也還成。

反正很多智雲手機的用戶們,都已經習慣了劉海屏了!

而不少手機廠商們,甚至都還強行模仿這種劉海屏幕蹭熱度呢。

但是換成現在的這種兩個孔的話,如果不進行額外的設計美化,這種一大一小的空看起來就非常的不美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智雲集團S係列手機項目組的工程師們,一開始嘗試了使用單獨一個大孔,但是發現強度不行,進行跌落測試的時候,屏幕容易碎裂;

後來無奈隻能繼續使用一大一小的挖空模式,隨後參考了兩年前LG的V10手機的輔助屏幕模式……當然,智雲集團的工程師們不可能真的弄個單獨的輔助屏幕上去,那太LOW了。

所以,他們乾脆用軟件的方式來實現這個想法。

設計了靈動島模式……用來顯示特定內容,按住的話還可以擴大!

其實說白了,就是在這地方顯示一些內容,用來掩蓋兩個看著非常尷尬的孔洞。

而這種方式最終做出來後,就變成了徐申學非常熟悉的後世手機裡的靈動島模式。

而這種模式,在美觀上比單純的劉海屏幕好多了,徐申學個人感覺挺好看的,這後世上市銷售後,應該能獲得不小的市場反響,繼續維持智雲S係列手機的高端地位。

但是從長遠來看,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小創新雖然也挺好的,但是還不夠。

徐申學必須讓智雲集團的手機,獲得更多未來的黑科技創新,繼續穩固自家手機的領先地位,讓所有人一說起智雲手機,都是最先進的,最頂級的。

得讓其他手機廠商追無可追!

最近兩年,一大堆手機廠商動不動就喊著追趕智雲手機,尤其是四星和水果手機,聽著都讓人不爽……甚至就連國內的手機廠商,不少也瞄準智雲手機,喊出追趕的口號!

所以,下一步,他是把目光瞄準在了折疊屏幕手機上……準備再玩一波黑科技,震驚世人!

讓友商們追無可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