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毫不留情(1 / 2)

微調好琴弦,他輕輕一拉動,響起悅耳清音,田文明不禁瞪大了眼眸詢問:“你會演奏這樂器嗎?“

陳平安微笑著解釋:“我父親曾是劇團前輩,從小就開始教導我。

雖談不上技藝精湛,但小段曲目彈奏還是綽綽有餘的。“

對於出生於六十年代的人來說,學幾段標準曲目自然是常事,加之他出自一個濃厚文藝氛圍的家庭,父親乃聞名作曲家,從小就沉浸在藝術浸染與嚴格引導中。

因此,陳平安擁有一定藝術才華不足為奇。

隨著年齡增長,特彆是失去父親和妹妹後,他對音樂的興趣有所減弱,但到了中年,胡琴便成為他的業餘愛好,技藝日益純熟。

他曾和老支書在養殖場時提到了這段過去,胡鐵軍意外地聽見,竟深深記住並自己淘得一把舊日京胡,這樣的感情實在深厚得超乎常情。

於是陳平安請求道:“老書記,能否請您幫我轉達給鐵軍哥,那把二胡我會出價,過後再給您直接支付費用,麻煩您幫忙帶回給他。“

老書記笑著應答:“你放心,鐵軍特地提到你會這麼做。

他說這些瑣碎的事不必放在心上,你太客氣了。“

這番話語實在讓陳平安心中感到圓圓慰。

在範師傅帶人前去迎接田震的間隙,他在向其他人打過招呼後離開。

田文明調侃起來:“陳小子,展示一下你的技藝吧!“

然而,陳平安笑答:“稍等片刻。

我們先處理正事。

哦,文明兄,這位是向陽村黨支部書記王成山,曾提過多次的人。

老書記,這邊是副主任田文明,即使職位較高,麵對您仍有些孩子氣。

聽了介紹後,田文明連忙站起身,伸出熱切的手握住王書記,感慨道:\“王書記,我早已耳聞大名,今日得見,真是無比榮幸啊。

\“

王成山,這個曾經的軍人,經曆過諸多場麵,他對田文明的尊重並未讓他感到緊張。

他淡定地笑道:“田主任過譽了,我隻是個普通的百姓,擔當不起這樣的讚譽。

來,坐下,我們可以邊談邊喝。”

他接過趙偉東奉上的熱茶。

趙偉東為老書記倒滿一杯水,輕聲說道:“先潤潤喉嚨。”

得到滿意的回應,王成山繼續道:“關於那件事,我們的團隊已討論了一整天,下一步主要是搭建溫室和播種。

老書記,你覺得這個階段進行種植是否還來得及?”

他看了看田文明,頓了一拍話語才又響起。

陳平安敏銳地察覺老書記的想法,微笑著說:“其實我們也正打算與您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為了使項目合規化,田主任和我針對入股問題整整談了一天。

總的來說,有了你們的支持,我們的計劃更為正當且有說服力。”

聽見此番言論,王成山眼前一亮,興奮地敲了敲自己的膝蓋:“那簡直太棒了!我曾擔憂自己會被誤會為非良商人。

有了你們的認可,我們就能放手大展拳腳了。”

田文明隨後笑道:“這是一個探索性質的合作,書記王。

這項工作須一步步來,暫時我們還不會大規模開展。

恰巧您今日到訪,孫書記稍後也會過來共餐,我們兩個領導一塊兒研究會更好些,你覺得怎麼樣?”

王成山微微一笑,自嘲道:“我還擔心你們不見我。”

田文明解釋道:“孫書記經常提到你,讚美你的進取精神和走在改革前列的決心,他非常希望能與你會麵。”

-----------------

陳平安同樣發言,他認為:“如今的農村學習熱情高漲,比如那處在崇山峻嶺、土地貧瘠、生活艱難的太行山村,在鄉親們的不懈努力下也變身為豐饒的土地。

作為資源豐富的向陽村,我們也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發展致富的獨特道路,不是嗎?”

聽到這裡,笑容滿麵,春風滿麵的田震走進了房間:“真是說得好極了!偉大的領導者說過,改革就如同逆水行舟,不動則落後!我們要有堅定決心與毫不動搖的毅力,關鍵在於尋找合適的策略與方法。

成山書記,你還記得這句話:無論什麼手段,能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都是好貓啊!”

他的臉頰洋溢著笑意,用力握住王成山的手。

看著眼前穿著白領藍褲、皮鞋閃耀,發梢梳得溜光,充滿領導氣度的田震,王成山顯得有些驚訝:“您是……”

突然間,田震的笑容收斂,他是太嚴肅了,以至於讓人感覺疏離嗎?

感受到這種落差,田震有點懊喪,立刻補充自我介紹:“我叫田震,久仰你的大名,書記王。”

“您好,孫書記,我的視力不太好,沒認出來您。”

王成山稍微有點尷尬,奮力地搖動了下對方的手,令老孫露出苦笑。

“沒事,坐著聊吧。”

田震鬆開了王成山的手,一邊說著一邊拉著他坐下,力度不小。

相較於那種說得好卻不實際行動的人,這種始終充滿持久能量的行為更為難得。

嗯,對了,凡哥,監獄裡的夥食還好吧?

眾人坐定,趙偉東自然而然成為服務者,倒一杯熱茶放在田震邊沿,輕聲道:“請喝杯茶。”

然後他就規規矩矩地立在一旁侍候。

看著孫平安的樣子,有點愣怔的樣子,這是首次見麵嶽父大人難免的緊張,鳴哥,你不要害怕,挺直胸膛!

田震對此倒是沒有過多的思緒,仔細審視趙偉東之後微笑著說:“感謝你的款待,一鳴。”

這話反而讓趙偉東心頭一緊,連忙道:“不敢當,實在擔當不起的。”

“‘敢’字怎麼解?”

對於兩人的話題,陳平安直接選擇了不加插話,轉身朝旁邊走去。

田震淡淡一笑,轉而對老書記王成山說:“書記大人,坦白講,那個農業產品基地我聽平安兒提過,很有創新感。

現在我明白這個想法確實很明智。

成功之後,不僅能豐富民眾餐桌,也實踐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

王成山笑容滿臉,欣喜地說:“書記眼光高明,有您的大力幫助,我們辦基地更有信心了。”

田震輕輕拍拍王成山的手臂:“書記放心吧,作為這裡代表,我承諾一定儘全力支持你們探索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聽見這樣的話,王成山內心充滿了期待和感激的回答。

接下來,陳平安詢問道:“剛剛提到要和我們合作,孫書記覺得如何?”

喝了一口茶放下,田震笑著請求進一步詳情:“你能說得具體些嘛。”

孫平安毫不回避,詳儘闡述他和田文明之前探討的合作方案。

田震聽後大感興趣,甚至召集孫誌平,問他國家計劃委員會是否會提供輔助性的政策支持。

孫誌平笑道:“目前還沒明確的扶持政策出台。

基本原則是對立而中的態度,既不積極也不消極,不明確表明立場。”

雷平安聽完哈哈大笑:“那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意思嘛。”

孫誌平補充道:“我能感覺到高層在這方麵的矛盾。

最近高層多次隱晦表示,改革勢在必行。

根據國情,隻有通過改革才能增強實力。

然而具體改革路徑和導向還不清晰,領導隻能謹慎旁觀。”

大家深思不語。

對於曆史進程有著深入理解的雷平安明白,改革的方向就是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邁進,特彆是經濟建設,這可能正是轉型期的一種摸索過程。

改革開放已是曆史趨勢,具體政策的明朗化將等待十三屆三中全會以後的討論。

當前階段正是各方意見的整合,可能是質疑的時刻,但也可能是突破的開始。

這一階段並不會很長,就意味著能抓住機遇、引領者就能快速步入高速發展的大道。

這不僅是對雷平安自身,老支書、向陽村,還有田震,都是不容錯過的重大機遇。

雷平安明白,基地一旦建立完成,他在繁華城市裡的通道也會變得更加順暢。

尤其聽了孫誌平的一席話,他更決心全力以赴經營這個基地。

他提出:“既然計劃委員會擺出‘三不’的態度,說明我們有試驗的可能。

或許您可以向上麵彙報我們聯營計劃,並解釋養殖基地的情況,尋求特殊授權,創建一個示範性改革試驗區,並不會太困難。”

聞言,田震的眼神逐漸閃爍起來。“這個計劃值得嘗試。

文明,今天晚上你要多費心一些,與山書記以及雷平安一同詳細規劃這個方案,儘快在三天內拿出完整的計劃書,我去跟上級報告爭取政策支持或者援助。”

田文明當即同意。

接著,雷平安緊跟著問道:“關於合夥合作的具體實施,伯父,您的看法呢?”

田震微笑著輕語:“自然沒問題。

我這就表態,我會以東城區的名義,以股東身份注入你的公司,提供五輛貨車並持有10%的股份,你覺得這是否合適?”

雷平安回應道:“足夠了,相當合理。

我們可以這樣分配股份:我用資金投入,占股51%;向陽村以土地和人力資源為出資,占有39%;市區以物流能力合作,占據10%的股份。

三方各選一人加入董事會來共商公司策略。”

田震滿意的點點頭,“很好,同意。”

田震已習慣於這位青年接連的意外驚喜帶來的愉悅。

隨後,雷平安說道:“但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情必須明確:受董事會委托的人僅僅享有提供建議和監督權,沒有決策的權利。

身為最大股東,我保留對重大決策的一票否決權,否則公司即使成立,可能也會因為內部混亂而很快垮掉。”

雷平安對此已深思熟慮。

鑒於當前的官場風氣,許多人過於傲慢自大,他確實擔憂無德者亂指揮會令企業遭殃。

本想要讚揚兩句的田震聽完這些,臉上頓時陰沉下來。“你知道我聽著很不舒服嗎,竟然認為我們可能故意來找茬?”

他瞪大了眼睛地質問。

“不是擔心麻煩,而是擔憂外行領導內行。

我一直相信專業的事務必須交給專業人士去做,才能保障企業穩健運行,你不這麼覺得嗎?”

陳平安努力解釋。

王成山吸著煙,發出滋滋聲響:“我覺得平安說得對,打個比方,如果管理者沒種過地,肯定不及農民專業。

同理,未曾掌權者也無法真正管理。

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士去辦,這話確實有道理。”

思考後,田震讚同道:“好吧,你的見解確實切題。”

他轉向老支書:“老書記成山,今年播種的作物秋天能收成嗎?”

“書記,您可以放寬心。”

王成山回答充滿自信,“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你果然是農業的好手,既然你這麼說,就一定行。

我這就向上級彙報,抓緊速度,力求早日有所成就。”

田震神色堅毅,目光炯炯。

“回去後我就組織人手,明天就要搭建溫室,頂多三天內,五十個溫室工程完成。

土地早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悉心照顧。”

老支書表明態度。

“抽水泵的問題就交給我來解決,後天我準時送達。”

田文明堅定承諾。

這次的重要會談,很快達成了一致意見,效率之高,令人為之讚歎。

就在眾人熱烈交流時,孫曉柔卻闖了進來,徑自走近陳平安,不理會父親:“有個叫譚新成的人邀請你共進晚餐,你還是見見吧。”

一聽見這話,陳平安立即起身迎接,隻見廠長譚先生正在庭院中端詳牆壁,他連忙上前說道:“譚廠長,真是抱歉,要是您提前通知一聲,我就不會這麼唐突了,我還以為您一時走不開呢。”

譚新成長聲笑道:“我是迫不及待想來品嘗你的美食,特意請了半天假。

這兒隻有你嗎?田主任和趙經理呢?”

隨後,田文明和趙偉東也步入房間,眾人短暫寒暄後,陳平安熱情地領著譚新成進入事先安排好的包廂就座。

譚新成打量屋內古色古香的擺設,如紅木圓桌、芭蕉椅,精美酒吧和大茶幾,以及複古屏風,不住讚歎:“小陳,你的裝飾真獨特,儘顯古典格調。”

對此,陳平安微笑著說:“感謝讚賞。

這些都是從前老四川飯店留下的,我們接下後改動不多,主要在布局和裝飾上下功夫。”

聽見這話,譚新成立刻表示讚賞:“我還沒有在這樣高檔的地方看過這樣的裝修,真的做得太出色了。”

這時,穿著古宮裝打扮溫婉嫻靜的茉莉帶著服務員進來,放下一壺茶,並細心斟滿每人杯中,輕聲低語:“請各位慢慢享用。”

然後離開。

譚新成讚歎道:“嗯,真是有禮節。”

稍作交流之後,陳平安便根據譚廠長的口味走向後廚下單。

周建剛的任務剛剛了結,這時張雲鵬出現。“是一鳴讓我來陪你招待客人,是誰呀?搞得這麼隆重?”

帶著疑問,他看著陳平安。

陳平安含笑不語:“是譚新成,那個塑料廠的廠長,他人很不錯,我這就給大家引見下。”

張雲鵬微微點頭,附和道:“哦,原來是國有企業高管,你說是要托人辦事才想起邀請?”

緊接著,陳平安解釋:“我那個堂弟哪有那麼功利?我們並不追求立刻索取回報,今日請客就是單純想加深情誼,彆提其他了,來吧,我都快等不及開飯了。”

聽完,張雲鵬笑起來,“好吧,我就順道吃你這一頓。”

堂兄弟兩人攜手走入包廂,再次親切寒暄後。

陳平安邀請譚新成擔任圓桌主人坐下,轉向田文明詢問:“範哥呢?他怎麼沒來?”

田文明微笑著回應:“他去停車了,範哥始終堅持喝酒不開車,是他一向的原則。”

聞言,陳平安笑笑道:“看樣子今晚範哥可是下定決心要豪飲一回啊。”

田文明品著茶對陳平安評價:“找範哥陪伴譚叔叔果然是明智之舉,他的酒量驚人,恐怕這裡沒幾個人能比得過他們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