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雅是一種形式,卻具備和、靜、慎特有的美感。
傳統合香製香是通過焚燒香料的方式品香,意趣有彆於西方的調香,是一種清淨自我、獨特高雅的藝術。
《非煙香法》是董若雨所創,他自喻有香癖,尤其喜歡采集各種花草製香,而有些花草不適合用火焚燒,為此董若雨創造出以水蒸草木為香的非煙香法,改善了焚香的煙燥之氣。
這是繼《香乘》之後,對香道最有貢獻的一本香典。
她以前在大學裡有接觸過這類書籍,也實驗過一些傳統香法。現代科技進步,香道傳到現在,都可以用化學來解釋,不過這類書對香料的記載更偏向醫藥功能。
閱至梅花香法那一頁,馮澄停留了片刻,喚屋裡的人道“張姨,這裡有香料賣嗎?”
張媽拿著抹布出來,應她道“咱們大山裡什麼香料都有,集市上有賣,你想要什麼香料,我去幫你買回來,或者帶你去看看也行。”
馮澄猶豫一會,對她道“我自己一個人去就好,你回來一趟不容易,去跟家人團聚吧,不用管我。”
民宿到家裡還是有點距離的,張媽有點不放心她一個人在這,“小姐,村裡變化挺大的,你又那麼久沒來,我怕你找不到路。”
“我下午就在附近走走,有地圖不會走丟的,放心吧。”
“月灣穀跟這裡隔了一座山,明天
再去吧,現在有點晚了。”
馮澄點了點頭。
張媽糾結了半晌,道“那我就先回去了,晚上再過來。”
“嗯。”
離開前,張媽囑咐了一句“山裡交通不方便,我給你留了一輛電動車,鑰匙就在上麵,生活上若是有什麼缺的,直接打電話給我,我給你送過來。”
“好,謝謝張姨。”
張媽走後,小彆院就剩下馮澄和狗子。
狗子好奇心重,把院子聞了一個遍,見馮澄坐在屋裡看書,便沒去打擾,乖得不得了。
幽謐的室內,忽然響起一陣手機鈴聲,打斷了馮澄的思緒。
看了一眼,是沈岐打過來的電話。
思量了一陣,馮澄伸手接通,“沈岐哥。”
那頭問道“今天不用上班嗎?”
聲音很溫和,語氣像是在跟她閒聊。
馮澄回道“今天周末,我來月灣穀度假了。”
外麵狗子無聊地汪了一聲,似在引起馮澄的注意。
對於狗子叫聲裡的意思,她再清楚不過,這麼多年了,還是沒變。
馮澄合上書,找出一個球朝狗子走了過去。
坐在院子裡的辛夷花下,漫不經心地把球一擲。
那球扔的不遠,狗子斜睨了她一眼,隨後慢悠悠地走過去。
電話那頭的人許久未出聲,馮澄問道“沈岐哥,你找我有事嗎?”
自從群芳廳出事後,她總是覺得,他打電話過來有話想要問她。
此時沈岐正坐在辦公室,背靠著座椅,微皺的眉頭似是在思索著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不是回答不上來,而是怕嚇到她,並不敢跟她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是因為想她,才給她打了這一通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