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將恒源的渠道和京華的渠道合並如何?”
“合並?”
葉回眉頭皺的更緊,恒源現在的主要業務還在每日早晚全城送鮮奶上門上麵。
這個渠道是獨立的,哪怕京華做的同樣是‘進口’貨,也沒辦法共享。
“我覺得咱們是時候調整恒源的產品結構了。”
周瑾華到底是比葉回多了那麼多年的經營經驗,對整體的把控更清晰一些。
在將恒源的幾個領導送到牢裡後,他們對恒源就再沒采取什麼措施。
一來確實是京華這邊牽扯了更多的精力,二來也有故意晾一晾那邊工饒想法。
恒源之前因為一直沒有斷過工資,所以廠子裡大半的員工抱持的都是得過且過的態度。
反正做好做壞都是那麼多工資,乾嘛還要弄得那麼辛苦。
這樣的心態是恒源的主流,他們要是一接手就搞改革,下麵的宮人不配合就很難起到效果。
所以四人商量了一番,就準備先把恒源晾一段時間。
京華這邊已經能預料到起色,到時他們稍一引導,恒源的這些工人估計就會開始著急。
不管什麼事都怕比較,之前恒源在市裡的一眾廠子裡還算矬子裡拔大個,所以工人們各自都有些優越福
結果還沒優越多久呢,京華就已經要趕上來了。
尤其周瑾華暗地裡故意讓人放出消息,京華的工人不用到年底就能拿就獎金。
都是老國企,工資體係是同一個,所以相互間也沒什麼差彆,無非是差在個饒工齡上,一年差個幾塊錢,這都是要自己慢慢熬的,都可以忍。
可那些人馬上要能拿獎金了這怎麼忍?
謠言還傳的一板一眼,是一個月能發一兩千……他們一個月才能拿多少工資啊!!!
恒源這邊已經人心浮動,這是周瑾華故意策劃出來的局麵,時機眼看就要成熟,他們也該推行計劃。
他提的產品結構調整,葉回之前就聽他提過一次。
他之前在華亭時曾幾次跟團出國做經濟訪問,對國外大型超市裡的乳製品有著依稀的印象。
將恒源接下來後,就特意讓幾個在國外的朋友幫忙拍了不少那邊超市裡的貨架布置照片。
他對比了幾次就發現恒源在可存放奶品上的開發太膚淺了。
放著那麼多品類不去研發,就守著那點鮮奶的銷量……除非全市人每都喝一瓶,不然彆想看到盈利。
“等京華這邊的配方研究告一段落,咱們最好可以出去走走,看看國外的市場和技術。”
國內的技術太過落後,就是華亭那邊也沒比京都超前多少,既然可以拿著公款搞改革,當然要怎麼大扯怎麼來。
“去布列國?”
葉回興致勃勃的開始提議,她對那邊熟啊,呆了兩年多呢,到時候還能帶上希希,讓她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
周瑾華:“……先查一下國外的整體市場環境和技術環境再定去哪裡,咱們……不是去旅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