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近鄉情更怯(2 / 2)

“就我家那點果樹能算得上二代?你可扯吧,再說你家又不是沒有。”李沐反駁。

“我家那園子才伱家那一半大,再說蘋果和櫻桃那能是一個價嗎。”

前些年村裡各家都種樹搞起了果園,但果樹那不是種下去就能有回報的,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白果一百年”說的就是這個,雖然現在果樹都是買的成苗栽下去速度快了很多,可也就這兩年才開始有回報。

李沐開著車向陳觀的老家陳家壩村駛去。

陳觀老家那一片村子都是叫什麼壩,什麼坪的。壩和坪都意為山間的平地,不同之處在於壩一般指地勢較低且靠近水源的平地,坪則是地勢較高且相對遠離水源的平地。

開著車,李沐向陳觀問道“你回來阿姨給準備了什麼大菜接風啊?我可是打算好好蹭一頓呢!”。

陳觀側身看著沿路的風景回道“我沒告訴他們我回來了”。

“嗯?你沒說!那你辭職打算回家發展他們也不知道嘍?”李沐十分詫異。

“他們都不知道我回來了,當然不會知道我辭職的事。”陳觀用極為平靜的語氣說道。

“靠,算你小子牛,我還打算蹭飯來著。等會送你到村門口我就撤了啊,接下來怎麼和叔叔阿姨解釋就祝你好運了。”李沐有點幸災樂禍的說道。

陳觀的父母有著不少老一輩家長所共有的樸素思想,在大城市坐辦公室有著一份光鮮體麵的工作,即使這份工作賺不到什麼錢,但隻要它穩定那就比當個泥腿子在地裡刨活要強。

對於如何說服父母這件事,陳觀其實其實也微微有些頭疼,但車到山前必有路,回都回來了,況且有金手指在,隻要做出成績了父母想必也不會再反對。

將陳觀送到了村子門口,李沐賤兮兮的留下一句“祝你好運喲”後就開車溜了。

陳觀望著前方山下的村子,這幾年村子裡大多數家庭手中都有了些富餘,雖談不上家家蓋起小彆墅卻也是修整一新,房屋錯落有致不複多年前的雜亂。

去年過年陳觀因為某些不好說原因沒能回家,前後加起來陳觀已經快兩年沒有回來過了,一時還覺得有些陌生。

“哎,你是十三叔家的陳觀吧,可有段時間沒有見過你了。”一位大嬸看到陳觀遠遠的喊道。

“是我,五姐好久不見了呐,我剛回來。”陳觀看到也是極為大聲的回應。

陳觀的父親陳文清是爺爺陳洪剛最小的兒子,陳家同輩排行第十三,加上陳觀又是家裡的獨子,導致陳觀比村同齡人要大上一輩。

不再躊躇,陳觀跟村口幾個嘮家常的老人打過招呼後大步走向了自家。

陳觀家的老宅在村子的最南頭,兄弟裡陳文清負責給父母養老,所以他家就繼承了家中的老宅沒有另起新房,附近靠的近幾家的也是陳文清的幾個親兄弟。

沿途沒有再遇到親戚或熟人寒暄,不多時陳觀便走到了家門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