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暴跳如雷,手中已擎上閃電。
倒不是說罵人一定不能揭短,但是你好歹看看自己是什麼德行。要說獨斷專行、脾性暴躁,你奧丁又能比宙斯好到哪兒去?
眼看集會即將演變成全武行,上帝開口了:“肅靜!奧丁陛下,我尊重你的同時,也請你尊重每一位與會眾神;我們予你發言的機會,不是讓你借此攪亂今天的會議。”
“如您所願!”奧丁微微點了下頭,雖然連腰都沒彎一下,卻已是難得的服軟,“我隻有一個要求:如果決議內容落實之後,阿斯加德和九界因此麵臨更糟糕的結局,我希望能將洛基一係召回,完成‘諸神黃昏’。”
“嗬,做夢!”宙斯應聲提出反對,?甚至顧不上分辨對方話中深意,“把洛基趕出去一段時間,將來找機會再召回去?你把眾神的決議當做什麼,隨時可以重新開場的鬨劇?”
奧丁理直氣壯地駁斥道:“聽我一句真誠的勸告,你真應該學會耐心,那是你最欠缺的美德,宙斯。你是耳朵聾了嗎,沒聽到我說了什麼?召回洛基的目的是完成‘諸神黃昏’!或者說你已經老糊塗了,不知道這句話意味著什麼?那樣的話,我勸你早點將王位傳給你的子女,那樣對奧林匹斯更好!”
宙斯還想反擊,這回卻不止是上帝,而是眾神一起阻止了?。因為除了奧林匹斯神王外,大家都聽懂了奧丁的言下之意。
如果發生了更糟糕的結局,阿斯加德寧肯走回頭路,直接啟動老版本的“諸神黃昏”。
隻不過,眾神都有些疑惑;“諸神黃昏”的結局裡,阿斯加德主要神明死儘死絕,隻剩大貓小貓兩三隻――還能有什麼結局比這個更糟的?
對此,奧丁回答道:“誰知道呢?大世界的未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即便神明也不得不小心謀劃。你們不會到現在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吧?”
這一問,讓大多數神王都陷入了沉默。
不可否認,奧丁身上有許多缺點,眾神裡隨便挑一個出來都能說得頭頭是道:蠻橫、專斷、粗暴、唯我獨尊等等;可唯獨不能說?愚蠢,更不能說?沒有遠見。
那是個能果斷用眼睛換取智慧,以求看清未來迷霧的神王。惟其如此,奧丁的話才越發引得眾神深思。
此刻,除了憤怒的宙斯,就隻有上帝還能開口:“唯有以推動‘諸神黃昏’為目的,才允許召回洛基一係;這一條,眾神是否同意,奧丁陛下又是否能據此立誓?”
“我願以九界之存亡立誓。”奧丁應聲答道。
眾神沒有提出反對,其中也包括依舊怒氣勃發的宙斯。真要出現那一幕,說明北歐神係已經淪落到在“慘”和“更慘”之間做選擇了;在座的高低是個神王,何必跟一條喪家之犬過不去?
一片附和與默許的氣氛下,唯有執筆人若有所思;他莫名想起了來前與上帝開的玩笑。
北歐神話的正統結局語焉不詳又指向分明;“諸神黃昏”後殘存的神明逃亡宇宙最南端,建立了全新的世界和神界。新的世界也出現了新的、“比一切的神都更加偉大,但又說不出?名字”的至高神。
後人大多認為北歐神話的結局隱喻了當地基督化的過程;最後出現的新至高神毫無疑問就是上帝,?收割了“諸神黃昏”的果實,得到了最大利益。
所以執筆人此刻才會產生巨大的疑惑:身為“受害者”的奧丁明明應該對最終“受益人”上帝保持警惕,可為什麼現在反而要求保留爆發“諸神黃昏”的可能性呢?
這麼做,豈不是等同於幫上帝保住了今後染指北歐神係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