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一個神經病、一個癮君子(2 / 2)

怎麼說呢,這個超級罪犯角色的改編極其徹底、極端,怎麼看都像模仿《蝙蝠俠:黑暗騎士》裡那位“史上最可怕小醜”的路子。完全沒有利益上的訴求,隻想製造混亂;甚至從“腐國”的特色來考慮,還有點“得不到就豁出性命也要毀掉你”的癲狂。

“得虧電視劇本身把情節改編得夠多、情節夠癲,要不然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著手去寫。”林?看著金色文字消散,以及周圍時空裂縫逐漸隱沒的事實,語氣不由地輕鬆了許多。

世界的融合好似潤物細無聲,《神探夏洛克》故事帶給大世界的變化並不算太大;倫敦多了一位名叫雷斯垂德的警官,政府機構多了一個執行機密任務的情報官,貝克街多了一個改邪歸正的女毒販等等。

當然,由於時間節點的不同,這些人物如今還沒有走到二十一世紀時的位置。

雷斯垂德警官在九十年代還隻是一個剛從警校畢業不久的新丁;麥考夫接手了福爾摩斯家族的政治資源,但還需要積累資曆和功績;“安德森太太”還沒有稱為汙點證人,依舊做著見不得光的毒品生意。

至於罹患精神疾病的新一代“夏洛克?福爾摩斯”,如今還在上中學,論年紀的話,比哈利?波特大不了幾歲。

“彆怪我把你寫成精神病,實在是那幫神明逼的。”看著90年代時一派青蔥模樣卻已經神神叨叨的夏洛克,林?很沒有誠意地道了個歉,全然不管對方壓根兒就沒聽到。

新的傳送門已經打開,執筆人即將麵對最後一個難題:《基本演繹法》的故事。

嚴格來說,《基本演繹法》的改寫融合比《神探夏洛克》要容易一些;因為在經過美國本土化改編之後,這部劇與原著的交叉內容更少,邏輯層麵的矛盾衝突也更小。

最明顯的變化:華生醫生變成了女人,莫裡亞蒂也變成了女人,而且跟艾琳?艾德勒的角色合二為一;與此同時,原著裡麥考夫?福爾摩斯的角色功能卻被一分為二,拆成了父親和哥哥兩個角色。

最有利於林?的地方在於,除了以上幾人之外,幾乎再找不到其他與原著小說有關的角色;像什麼安德森太太、雷斯垂德警官、華生的妻子瑪麗夫人等等,一個都沒有。

原著小說的人物都沒出現,少數出現的角色也被大幅修改,連故事發生地點都從英國換成了美國;我說這是徹徹底底的另一個故事,誰能反對?

更妙的是,《基本演繹法》裡的福爾摩斯還是個徹徹底底的癮君子,並不像原著小說裡那樣有著堅定意誌,隨時可以擺脫毒品的影響。

如此截然不同的表現,不是更加證明了這是兩個人、兩個故事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