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儉第三次抵達會場,中小族群的代表們都到了,趁著大族代表還沒怎麼到,有些離得近的小族代表正交頭接耳,彼此交流願意付出多少金丹期,又願意接收多少金丹期。
它們的談話相當悲觀,大多都隻能付出十名以下金丹期,但卻要接收上百名——這當然不是它們願意才這麼做的,在過去的三天裡,它們的主上挨個聊過,讓它們準備接收更多金丹期入駐,方便搜查魔修——更難過的是,它們幾乎都有同一個共識:願意付出幾名金丹期也沒用,那些大族是不會讓它們有外派金丹期,以致可以對外交流的機會的,這場反魔族同盟可能會在明麵上幫它們抓幾個自己揪不出來的魔修,但更重要的,還是用有正當理由留在各小族領地中的金丹期使者,實現對小族的全方位掌控。
就連中等族群也在相互交流。比起在大族控製下的小族代表,中型族群的交流更加頻繁自由,三五個代表湊在一塊商討,神情嚴肅,周身逸散的神識波動幾乎要將空氣也冰封了。
小族被大族挨個談話,中型族群雖然和大族沒有附庸關係,但當大族來敲打它們的時候,也不能正麵硬抗。在場的代表們相互交流,對尚未成為附庸的族群情況有了大概了解。
能出一百名以上的金丹,但接收數量往往要倍之。大族們的敲打指出這樣一件事,中型種族光是維持自身存在就很吃力了,為了不讓沒有附庸的族群吃虧,大族們願意自己“吃點虧”,少接受點中型族群的幫忙,反而向中型族群多輸出一些金丹期,作為大族們表現自身友好的特征。
中等族群代表:狗屁不是,真把我們當傻逼?少派點金丹期出去,多收點金丹期進來,族內的情況不得被滲透得和篩子一樣?
更彆說這些名額還是靠比賽分配的。這群大族要是願意把接受金丹期的數量也和名次綁定才是見鬼,它們肯定沒那份好心。現在先報預期數量,到時候比賽結果一出來,大族們不得揮舞著比賽結果,說獲勝的族群就這麼些,以上族群實力出眾,它們要為反魔族同盟多貢獻一些金丹期;其他族群實力偏弱,還是照顧好自己,多接收一些金丹期?
光是想象一下都猜得到這幫大族能憋什麼壞。
李儉作為人族代表,不確定自己在這幫妖獸嘴裡算不算大族的一員。如果這幫妖獸真覺得人族也是大族,那為什麼要在人族代表在場的時候說大族的壞話?
李儉左右看看,這幫妖獸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會說”妖語啊,咋了,瞧不起人族的實力?
李儉正納悶呢,心頭靈光閃過:是了,人族在這地方又沒有附庸,雖說實力肯定和那些大族齊平,但這些妖獸知道人族和其他妖獸大族尿不到一個壺去,若說其他族群背後關係盤根錯節,讓妖獸不敢在其它大族在的時候多說,那麼人族的大族身份就顯得像是真空中的球形靶子,太理想了。
李儉見妖獸們依舊窸窸窣窣地聊著,無奈等候。
一群妖獸聊天看起來很有趣,但自己眼瞅著也參與不進去,還是等其他妖獸大族來了,開始正式會議,再講些什麼。
不過在開會之前,自己還得看一眼宣慰部給自己的會議結果,看看他們到底打算送多少金丹期出去,又要收多少金丹期進來。
打開文檔一看,送金丹期數量,個十百千萬……三萬人;接收金丹期數量,個十百千萬……兩萬名左右。
李儉:啊?
倒是也不說這個數量特彆多吧,不過其他小族都打算收一百名金丹左右,中型族群也就收個兩百多,人族送三萬人出去,這高低也得占上百個族群的份額……等等,在場的族群是不是就有五六百?幾個大族各分一百個族群,這就瓜分完了?
李儉:啊?那我們收的金丹期得用多少個族群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