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1 / 2)

《愛的淩遲(懸疑推理)》全本免費閱讀

周三上午九點,新的一天,案件分析室內仍隻有張克輝的身影。

劉明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打給李佳,卻又處在關機狀態。

發出去的十幾條消息無人應答,社交軟件始終沉寂。

張克輝疲憊地放下手機,眼眶像被打入了一圈釘子似的,磨戛得眼球陣陣發痛。這是熬夜的代價,頭痛自然是有的,但不比眼睛所收到的痛楚更令人難堪。

張克輝抽了一張餐巾紙,揾拭生理的淚水。無須攬鏡自照,他知道自己的形容定是一團枯槁。眼底的紅腫,眼下的淤青,麵目的焦黃全都無法遮掩,隻有一夜繁榮的胡渣,剔除儘近是他出門前唯一能做的事情。

所有筆錄、資料,無論是文字格式或是視頻內容皆於他眼前過了一遍。從月沒參橫到東方漸白,終是一無所獲。

以上,對習於警務之事的人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目今折磨他的隻有同伴,情況不明的同伴。

張克輝走到窗前,刑偵大樓的移動道閘外,一大早便圍滿了聳肩踮腳、交頭接耳的媒體記者。

早間新聞:今天淩晨,青竹酒業董事、知名企業家沈霖的原配夫人王梅在紫宸彆墅家中割腕自殺,因搶救及時,其人現已脫離生命危險。稍後,我市領導針對社會謠言召開會議並致電市公安局:務必儘快破案,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安寧。

張克輝閉了閉眼,將腦中的機械女音一一驅散。迎著晨光,燃起一根香煙,在這般無人的角落,大口吐息著白圈。

李佳進來的時候,隻看見一屋子的愁雲慘霧。

“張哥?”

張克輝摁滅了煙:“你遲到了。”

“是!”她吸吸鼻子,“對不起。”

“吃早飯了嗎?”

“吃過了。”

“撒謊是你的特長嗎?”他將一袋手工麵包放在尚未整理的打印紙旁,“吃吧,甜鹹搭配。”

手背抹過麵頰,她坐了下來。

張克輝立在窗邊,聽著背後窸窸窣窣的紙袋聲,他一字一句地說:“下次不要關機,這種事情我來處理。”

“我是專案組長嘛。”她咬著麵包,“劉明是組員,而你,是我們的外聘專家。”

“所以我就能堂而皇之地置身事外?”

“沒事,張哥。”她的笑聲嘶啞而勉強,“批評意味著進取。”

張克輝走到桌旁:“劉明也跟著你進取了?”

李佳搖頭:“沒有。”

“吃完了就工作。”扔下這句話,張克輝便邁出門外。

-

李佳歎了口氣,通話記錄、銀行賬單都已核查完畢,沒有一絲異常之處。這也意味著,青竹酒業的高層嫌疑全被排除在外。

看了眼時間,下午一點半,劉明沒有回來,張克輝亦不見蹤影。

拂開麵前的紙張,李佳俯身趴在桌麵上;冰涼涼的觸感直貼臉頰,將那些殘餘的委屈、氣憤和煩憂降溫至零度以下。

“相信張哥!一定破案!”她給自己加油打氣。

李佳閉上眼睛,嘴裡念念叨叨,不知不覺間,她進入了夢鄉。

四十分鐘後,桌子晃動了一下。

“什麼時候回來的?”李佳伸了個懶腰,甕聲甕氣地問。

“剛回。”

“張哥呢?”

“不知道。”

咦?怎麼這聲音比她還甕?李佳揉揉眼睛,看見劉明垂頭喪氣地攤在座椅裡。

“你去哪兒了?”

劉明眼神發直,嘴唇翕動:“監控。”

李佳猛地一拍桌子:“對了!修複監控!怎麼樣了?”

劉明的頭像鐘擺一樣左右擺動。

“什麼意思?”李佳的語氣帶著慌張。

“修不好···全世界都修不好···”

“不是,”李佳身體前傾,“一點改善都沒有?隻要能看見人影,清晰度無所謂!”

劉明不斷搖頭,眼珠始終粘連在虛空之處。

“怎麼會這樣?”李佳痛苦地抱頭。

正在這時,劉明的手機響了起來,他看一眼屏幕,立刻像是被施了咒般僵硬不動。

“誰打來的?張哥?”

急促的鈴聲像鼓槌一樣敲擊在兩人心頭。

劉明焦慮難捱。

“接!你快接啊!”

電話連通,他嗯嗯啊啊,先點頭,後又搖頭。

“監控的事張哥知道了,他一會兒就回來。”

***

無論發生什麼,張克輝的腳步聲始終穩健而克製。與之共事者聽聞,內心也會泛起一種安寧的情緒,彷佛隻要有他在,一切難題便能迎刃而解。

雖然,目前的情況並不容樂觀。

“來,先吃飯,你們餓壞了吧?”張克輝把塑料袋放在會議桌上。

李佳勉強笑了笑:“謝謝張哥,還好我有麵包墊底。”

“劉明,快過來!”張克輝招呼著,將一份超大型盒飯遞給他。

“謝謝張哥···”

“你帶飯回來,我有說謝嗎?”

劉明微微搖頭,臉色稍解。

在張克輝的帶領下,大家默默吃完了這頓遲來的午飯。食物能激發人的勇氣與鬥誌,飛揚的思維亦需借助能量的翅膀。

“指紋!”劉明眼前一亮,“張哥,我們應該把懷疑對象全部采集一遍,和凶器上的指紋做個比對!”

李佳:“懷疑對象?一份報紙能讓某人割腕自殺,難道我們現在跑去醫院采集?”

劉明:“對了,青竹酒業的那些通話記錄、銀行流水你都查完沒有?”

李佳連連搖頭:“查了,沒有一點問題。”

劉明打了個響指:“那就可以把王梅和沈霖排除在外,一是沒有雇凶殺人,二是有確鑿的監控作不在場證明。”

李佳:“王海也可以排除,來回機票、x市酒店的入住記錄都沒問題。”

劉明:“青竹酒業存在動機的高管之中,現在就剩下沈紅玉的不在場證明沒那麼鐵板,人證會撒謊,不如物證來得可靠。”

李佳搖搖頭:“她身高隻有160,與目擊者的證詞不相符合,另外她也沒有異常通話、大額取款轉賬記錄。”

劉明:“目擊者的證詞就一定可靠麼?”

李佳:“物證衣物的顏色細節就可以證明目擊者所言非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