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日落》全本免費閱讀
沈時因的大腦有一瞬空白,她安頓好付奶奶,急急地跑上樓,來到已經淹水的家裡。在工頭的帶領下,她走到還在不斷往外噴水的管道前。
麵對這樣的突發情況,工頭和幾個工人都一籌莫展,工頭說:“之前做過壓力測試,明明沒問題的。這下整棟樓的排水管都要修了,要麼換新的,我們不會乾這個,得另外找人。”
沈時因往前走了幾步,頂住往外噴泄的水柱,從地上拿起卷尺量了量,隨即有條不紊地說:“先買些環氧樹脂,把破裂處纏繞起來。再這麼下去汙水管也該爆了,用熱源做固化,做完緊急修複再說。”
其他幾人麵麵相覷,都有些不敢貿然行動。工頭說:“是不是應該先請專業人士過來做評估……”
“我就是專業人士。”沈時因從現有材料裡找出些橡膠,堵住破裂處,臨時充作內襯,再一看那些工人竟然還愣在原地,“快去啊!沒有環氧樹脂就買玻璃纖維,隻要是纖維增強聚合物材料都行。”
工頭趕緊把沈時因說的都記下來,帶著人往外衝,不過十來分鐘就買回了沈時因需要的材料。
很快,市政的維修部門也收到消息,穿著工服的技術員提著工具箱上門。沈時因抱著胳膊站在一邊,眼睜睜看著許多家具都泡了水。
整棟樓被迫停水,不少鄰居街坊怨聲載道,圍在門口朝裡張望,嘴裡也議論紛紛。
幾個小時的檢測和處理之後,事態總算暫且穩住,房子裡的水也排了出去。但還是不能恢複供水,市政人員評估道,起碼得做全樓的管道修複。
沈時因多少鬆了口氣,至少修複比換新要便宜,也更簡單快捷。
裝修公司也派了一個經理過來,對方誠懇地表示,“出了裝修事故當然是我們這邊一力承擔,後期的維修費用您不需要擔心。”
除此之外,市政的維修人員還大力稱讚了沈時因的當機立斷。
多虧她做了臨時修複,沒有將事態擴大化,而弧形管徑恰好處在1000毫米左右,正好適用纏繞法,後續修複也會以這個方式為主。因為不需要開挖或拆除管道,所以工期很短,也不會對樓體傷筋動骨。
事情看似得到了較為圓滿的解決,可唯一的毛病就是苦了這棟樓的居民。即便是再加班加點地修複,至少也會停水兩天。
這種老樓的居民大多以老年人為主,基本退休在家,平時要做飯洗碗、洗洗涮涮,對用水的需求很大。沈時因剛把這邊的修複人員安排好,那邊就趕緊聯係送水的門店,讓他們送幾十桶水過來。
樓房沒有電梯,沈時因給施工隊的工人一人發了五百塊錢紅包,她自己也參與進來,一桶一桶地往上搬水。
沈時因給每家住戶都送了三桶純淨水,基本能滿足這兩天的生活用水。她還買了些熟食瓜果,往每一戶都送了一些,這樣或多或少能減輕一點做飯的壓力。
沈時因一路賠著笑臉,從一樓送到六樓。如果說每次敲開門站在後麵的人剛開始都怒氣衝衝,那麼在聽完沈時因誠意十足的道歉之後基本都能笑著表示理解。
整個周末,沈時因都在忙著善後,每天回到酒店房間都是沾床即睡。
周一上午,沈時因在去茶水間的路上遇到了步伐匆匆的鐘琂。鐘琂依舊朝她點了一下頭,以往他會一刻不停地走開,但這次停了下來,目光落在沈時因的臉上,帶著些探究意味。
“你的臉色不太好,”鐘琂走近了些,站得離她很近,“是不是病了?”
沈時因擺了擺手,“沒有,就是太累了。”
鐘琂自認這段時間的工作強度不算大,也沒有要求任何人加班。他遲疑著問:“你周末做什麼了?”
“沒什麼,就是家裡的一點事。”沈時因隨口應付了一句,拿著水杯往外走。她還想快點做完手頭上的工作,早點下班去房子那邊看看。
沈時因著急忙慌地走進茶水間,她把水杯放在飲水機下麵,摁下出水按鈕,等待的時候才發現鐘琂也跟著她走了進來,還關上了門。
鐘琂從來不會出現在這類場所,他手裡空空如也,狹小的空間裡還隻有他們兩個人。沈時因咬著牙說:“你瘋了?”
鐘琂沉著臉,對她的話不為所動,“那是不是你外婆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