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2 / 2)

直到日落 例子栗 4234 字 11個月前

沈時因自己也想不通,她究竟還要拿多少奇山異水來比喻鐘琂。

辦完所有手續,沈時因隔天下午就能提車。她和梁冉一樣,都是在高中畢業那年暑假考的駕照,許多年沒在國內開過車,梁冉執意要跟過來,特地坐在副駕駛壓陣。

沈時因開得還算順手,除了一開始有點緊張之外,很快就熟悉了操作。彙入主城區的車流之後,她還能遊刃有餘地變道轉向。

梁冉讚許道:“看來你已經出師了。”

這周周末,沈時因拒絕了鄭牧的邀約。她要練車,但更重要的是管廊項目已經進入了關鍵期,她隨時都需要待命。

汛期,對於每一個工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工人不好作業、土層會被雨水衝刷、調配好的混凝土一點多餘的水也不能沾。沈時因開始天天盯現場,車裡長期放著一雙雨靴,上麵沾滿了泥濘。

防汛措施做了一道又一道,新城區也終於做好了回填。老城區的地底一挖開,沈時因看著那些年久失修的管道,即使早有心理準備,也忍不住犯起了頭疼。

全部拆掉換新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老城區的居民根本受不起長時間的停水停電和停燃氣。與城建那邊商議的結果是先做修補,沈時因埋頭苦算了十來天,和項目同事們一起開了無數次會、改了幾十版圖紙才終於定下來方案。

在夏天快要過去的這個節點,項目的基礎結構在萬眾矚目之下完工。做嚴密性實驗的那天,就連電視台也派了記者來做采訪。

劉周平趕在完工前夕恢複腿腳,他紅光滿麵地站在攝像機前,麵對記者的提問,洋洋灑灑地講述著這個項目有多難操作、大家又是多麼齊心協力地創造了奇跡雲雲。

不少人都是第一次上鏡,難免緊張。趙雲萱整了整衣服下擺,慌裡慌張地說:“馬上就該拍我們了,剛才導播說讓我們自然點,擺出討論工作的樣子。那到底是裝裝樣子還是要真的討論啊?”

沈時因算是在場最鎮定的人了,她說:“應該不用討論得太具體,攝像機都是拍遠景,不會真的收音。隻要表情認真,就是討論晚上吃什麼也沒關係。”

現場本來就忙,沒有人會專門過來解答疑問,沈時因的話讓很多人都放鬆下來。趙雲萱好奇地問:“你以前在非洲是不是上過電視?”

“不算上電視,就是有國內的團隊過來拍紀錄片。”

說話間,扛著攝影機的工作人員已經步伐專業地移動了過來,眾人趕緊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畫麵最後,沈時因和同事們一起看向新建成的項目,難免都湧起一股發自內心的自豪和與有榮焉。

最後是淩副總代表公司致辭,沈時因和參與項目的其他人都零零散散地站在下方等候。

一大堆記者正圍在前方拍照,淩副總講得唾沫橫飛,說完三點還有三點,沈時因覺得這場麵像極了畢業典禮上的校長發言。她悄悄問趙雲萱:“其實我早就覺得奇怪,公司怎麼隻有副總,沒有正總?”

趙雲萱一個編外人員比沈時因還了解,她低聲解釋道:“因為上一個總經理太厲害了,上任十年乾了彆人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業績。所以退休之後沒人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什麼叫沒人敢接,是根本沒人能勝任好嗎。”項目一結束,劉周平也不再像平時那樣總是苦大仇深。他主動接話道:“不過啊,我給你們透個底,傳說馬上要空降一個總經理了。”

這事其實已經在公司裡傳得沸沸揚揚,也就沈時因這個不關心八卦的人還沒得到消息。

趙雲萱問:“誰啊?”

“不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