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也有這個錢,反正隻要是蓋好了,基本上也能夠達到很不錯的收益。
乾嘛不弄。
雖然搞不了一百層那種大樓,但是五六十層,對他而言,還是輕鬆沒有壓力的。
既然是要蓋樓,他肯定是自己搞不了,他也不懂房地產。
你讓他找彆人過來開發,他也不放心,最好的方式,就是丟給中科地產的人來做
他們有自己的經驗豐富的團隊,自己隻要投資出錢就行。
其他的都不用管,他也沒有這個精力去管,畢竟主要的心思還是在金融上。
肖冰聽到這裡,笑了笑“王總,我還以為是什麼事情呢,這是一個很小的事情,放心,我可以幫你蓋起來。”
王世文一下來了興趣。
“你說,大樓應該要搞成什麼樣子?”
肖冰和他講了一遍。
還是要商業加寫字樓。
現在的寫字樓不是很多,需求量很大,大型的商場其實也是的。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方還是街邊經濟,就像中海也一樣。
大部分出去購物,都是在街邊一個個門店的逛街,這是最原始的商業架構。
看上去好像熱鬨,煙火氣很濃,可實際上這種模式有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一到了下雨天,街道上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人了。
門店裡麵也做不了什麼生意,所以很受天氣的影響。
可是商場不同,不管是刮風下雨,都影響不到裡麵生意。
而且到了夏天,裡麵開空調,還能夠讓人很舒服的購物。
冬天也能開空調,裡邊會很是舒服。
一個商場裡,也可以直接逛掉,買來自己一切所需要的東西。
所以基本上一個城市,隻要是有了一個商場,基本上很快就會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築。
主要還是因為商場太少了,尤其是比較好的商場更少。
哪像幾十年之後,遍地都是商場。
一個城市裡麵,基本上走不了幾公裡路,馬上就可以看到一個商場。
而因為太多了,所以導致了他們之間內卷也很嚴重。
人流量生意也彆分散了,導致很多商場冷冷清清的,門店賺錢的,其實也沒有幾個
但是這年代還是有很長的紅利時期,所以肖冰鑒定都認為,這種模式是最好的。
上麵是寫字樓,都是一些白領在上班,他們的收入也不低。
下班了之後,他們也可以在商場裡麵逛逛然後回家。
等於是做到了一定的閉環經濟、
王世文聽得很是認真,整整一兩個小時,兩人開始交流這個問題。
至於劉海,也沒有在打擾他們,一直都在邊上靜靜的聽著。
腦子裡想的是幾天後競標的事情。估計競爭會很是激烈、
正想著這事情的時候,外麵一個熟悉的人走了進來。
葉文敬,終於過來了
一過來,劉海就起身和他擁抱了下:“怎麼樣,爸媽都接到深市那邊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