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皆沉默良久,蒙毅神色凝重地解釋,“孝文王,莊襄王,皆是因病而逝。身體羸弱的君王,秦室宗親們,或許會生反對之心。”
桑語聽完,同樣沉默。
這樣的互相不信任,似乎都沒有錯。她知道秦王政一時半會兒死不了,但是秦王政不知道,秦室宗親們也不會知道。
她至今沒有親眼見過成蟜本人。但是可以想象,出生於秦宮,長於秦宮,他從未經曆過任何苦難,沒有挨過餓,更彆提挨打了。成蟜的身體素質,或許要比秦王政強上許多。
秦王政此時王位不穩,在他的認知裡,不允許自己有任何被質疑的地方,縱使其中沉澱著痛苦。
桑語拿開了滴著水的帕子,換上新的涼帕子。
這時,兩道身影伴隨門扉響動的回聲,一前一後地映入眼簾。走在前麵的老者,銀絲滿頭,身著一襲青色長袍,急促的步伐雖顯出急迫,卻宛如疾風中的柳枝,不顯一絲慌亂。緊隨其後的是一位稚氣未脫的少年,年歲看似尚未滿十五,瘦弱的肩上背負著一個醫藥箱。
老者徑直走向病榻,用指尖開始把脈。蒙毅和寺人巽的目光緊緊地鎖定在他的臉上,室內的熏香似乎也凝重了幾分。
須臾過後,老者收回把脈的手,“君上脈象浮數,體內有熱邪,正是發熱之症。”目光似有似無地從桑語身上掃過,“冷敷得及時,病情不會傳變。”
他向少年望了一眼,少年從醫藥箱裡拿出幾包藥,交給了寺人巽。
“君上的症狀,與老夫所猜想的一樣。這是幾服退熱的藥。待服藥之後,高熱退了,病情也就好轉了。但萬不可掉以輕心,這幾服藥務必要按時給君上服下,一日三次,斷不可有所延誤。”
寺人巽迭聲應是。
老者又繼續吩咐:“君上醒來,切勿讓他勞神疲體。身心調養,才是痊愈之本。此外,君上的起居亦需格外留心,飲食上宜清淡,切忌油膩重口。殿內要通風透氣,但切記避免風寒侵襲。”
寺人巽恭敬地聽完,將藥包掩在袖下,快步出去了。
老者再次把脈後,目光轉向桑語,問道:“這位姑娘,你是否懂醫術?”
旁邊蒙毅插話介紹道:“夏太醫,這位姑娘是玄女山山主桑語,現今也是秦國的太卜丞。”
“噢,原來是桑山主,久仰久仰。”太醫令神色並未有變化,隻是他身後的少年抬眼飛快地瞄了桑語一眼。
“我不懂醫術。”桑語一口否定,“既然君上病情尚穩,我想我可以告辭了。”這話是向蒙毅說的。
“山主臨事不慌,果真是非常之人。”太醫令道,“病榻旁需要照拂之人,然而老夫不可在宮中久留,還望山主能相助。”
蒙毅雖未言語,但是那雙眼緊盯著桑語。
桑語扭頭看了一眼病榻上的人。她明白太醫令的想法,無非是覺得她懂得如何照顧病人,所以才出言想要她留下。隻是,桑語並不覺得,自己和秦王政之間已經熟稔到了有如此責任的地步。
糾結的情緒凝聚在她的眉宇間,終於,她深吸一口氣,吞噬了所有的猶豫。
“好,我留下。”桑語說道,“不過,有些話必須說在前麵。我不會醫術,你們君上若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你們可不能賴在我的身上。”
蒙毅明顯鬆了口氣,“山主請放心,”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秦人,絕非是知恩不報的小人。”
“既然如此,辛苦桑山主了。老夫,該告辭了。”太醫令說著,緩步退出了寢殿。
桑語目送他離去,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她轉身行至榻邊,秦王政額頭上敷著的帕子已略顯濕意。她俯身將舊帕取下,又從一旁的高足盤中取了一條新帕,裹了雪,仔細地為他換上。
寺人巽端著熱氣騰騰的藥碗走了進來,“桑太卜,藥煎好了。”
桑語微微頷首,伸手接過藥碗。
藥汁散發著一股濃鬱的苦味,直撲鼻端。她眉頭微皺,拈起勺子,輕輕地攪動著。藥汁隨著她的攪拌慢慢旋轉,微微涼卻下來。
然而,秦王政意識正模糊,根本無法自行飲藥。桑語想了想,讓蒙毅將秦王政扶起來,她一手捏開他的嘴,另一手穩穩地端起藥碗,將藥汁儘數灌了下去。
桑語拿了帕子給他擦拭嘴角,又替他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