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倆愉快的用完了早飯,許安開始早讀和默寫。許安隻要一進入學習狀態,她就不會受外界的打擾。她沉浸在她的題海裡,努力吸取知識。
一上午許安把初一到初三上學期的所有英語課文朗誦背誦了一遍,再把單詞默寫了一遍。今天上午的收獲頗豐,許安把所學的英語全部複習了一遍。
中午時分,許安的爸爸簡單地吃過了午飯,便開始著手準備製作臘肉。許安也放下了手中的書本,和爸爸一起從大缸裡拿出了醃製好的各種肉類,包括肥腸、豬心、豬肝以及豬耳朵。
煙熏臘肉是南方農村一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年貨。這種臘肉體積龐大,顏色深沉,經過熏製後肉質乾硬,但口感細膩,味道鮮美。它的色彩明亮,煙熏的鹹香撲鼻而來。新鮮的豬肉經過花椒、乾辣椒和料酒的醃製,再以清香的柴草小火慢慢熏製,使得肉質更加美味。
許安幫助爸爸燒柴火,而他的爸爸則用鐵鉤子將一條條肥瘦相間的醃好的肉掛好,再用繩子將肥腸捆綁好。豬心、豬肝和豬耳朵也被用鐵鉤子鉤好。這些鐵鉤子都是許安的爸爸用鐵絲自己動手製作的。
許安的爸爸將這些準備好的肉類掛好後,許安的火也已經燒得差不多了。許安的爸爸將掛好的肉放入一個鐵桶中。這個鐵桶是許安的爺爺特意找鐵匠打造的,專門用於熏製臘肉。許安的爺爺奶奶過世後,這個鐵桶就留給了許安的爸爸,一直使用到現在。
由於許安的爸爸醃製的肉類比較多,一鐵桶無法全部放下,需要進行三次熏製。在放好第一批臘肉後,許安的爸爸再用鏟子將火灰鏟到鐵桶下麵的盆裡,然後放入一些茶殼和米糠。這樣熏製出來的臘肉既有茶葉的清香,又有米糠的香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