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18章(2 / 2)

我在古代做軍醫 還片羽 4605 字 12個月前

望見盤子裡的針,王清腦中靈光一現。

可以用針刺麻醉啊!雖說作用比不過藥物麻醉,單獨使用的話,她對麻醉效果也沒把握。

但有勝於無!死馬當活馬醫了。

於是她迅速取合穀、內關、足三裡、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針刺,那小兵見她遲遲不縫針,不由抱怨起來。

“你乾什麼!讓你縫傷口,沒讓你紮針!你到底會不會弄!”

“先針刺鎮痛,以減少縫針的疼痛。”王清手下動作不停,嘴上還要跟這憤憤不滿的家屬解釋著。

針刺得氣後,王清開始手術。

這破鉗子遠不如現代手術鉗夾持縫針方便,王清也是第一次獨立給病人進行縫針操作,汗水洇濕了脊背,額際的汗暴雨似地流。

她連連用上臂的衣袖蹭去汗水,生怕落下來汙染操作區域,導致病人感染。

她手生,又緊張,一點一點小心翼翼地縫合著,速度很慢。不過那傷兵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痛苦來,或許是針麻鎮痛真的起了作用。

一旁的小兵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縫合手法,又想責問幾句,可一眼望見王清肩膀被汗水濡濕了一大片,話卡在喉嚨裡怎麼也出不來了。

等王清縫完傷口,距離捆紮止血帶已經過了三十分鐘,她鬆開止血帶,過了半分鐘,再次纏紮好止血帶。

現在再上一層傷藥,裹好紗布就可以了。

作為現代人,王清見慣了雲南白藥,當下普通軍士用的傷藥在她看來真是無比雞肋,簡直跟香灰沒什麼區彆。

隨身空間裡有研磨的三七粉,王清曾經跟蘇軍醫提出,把它加進傷藥裡增強療效。

可這傷科聖藥,卻被他這樣評價:

“三七?我倒是在書裡看過,那是千年前給周王室進貢的上等珍品,用來做傷藥,你怕不是腦子進水了吧!

還有,這東西我見都沒見過,你說它是三七它就是三七啊!你給我聽好了,傷藥不多,彆給我瞎折騰啊。”

望著仍在不斷滲血的傷口,王清終於還是將三七粉與傷藥混合,塗到傷口上,又用紗布包紮好。

大功告成,她長舒一口氣。

“縫好了?”小兵伸手就要來摸那包紮好的紗布,王清厲聲道,“彆碰!”

“啊?”他嚇得立時僵住了手。

“管住你的手,不要碰紗布,一碰就會汙染,感染會死,明白嗎?”

“啊……哦……”

“去端碗白開水,加一點糖和鹽,喂他喝,明白嗎?”

“哦……”

王清囑咐完了,擦擦汗,收拾好工具盤,轉身去給其他人清理傷口了。

小兵愣愣怔怔地呆在原地,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又看著包紮好的傷口,喃喃自語:

“他,還真有兩下子啊……”

*

王清用手機定了鬨鐘,每隔半個小時,就要去給那人放鬆一次止血帶,並仔細觀察他的生命體征。

那家屬小兵已經走了,他畢竟是營中的軍士,要服從命令,按時回營,不能一直在這裡陪床。

見那傷兵的狀況有所好轉,王清稍稍放心,正要起身,一回頭卻見蘇軍醫站在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