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2 / 2)

紗芊碧卻堅持己見,她反駁道:“這些不應該是理由吧?哪怕辛苦一些,付出一兩代人的努力,但是修好長城可以一勞永逸,永久解決外虜入侵的問題,保國家萬世太平。”

端王眉梢輕挑,似被她的話所觸動,陷入了沉思,不知心中想些什麼。

其餘人則全都不以為然,甚至暗暗發笑,嘲諷她想法的荒謬。

這種事豈能像小孩過家家一般,頭腦一熱說上就上的。

朝堂有史官在殿上。

史官這種職位,不僅負責記錄帝後的飲食起居,還包括朝堂奏對,群臣言論等,都要記載於書冊檔案之上。

此刻,這位史官正奮筆疾書,將皇後娘娘的沙雕言論,全都錄於筆端。

原話是古文,翻譯一下就是。

史官寫道:娘娘狗屁不懂,就邊防關隘一事,開始瞎嗶嗶。

見眾人都對自己的話嗤之以鼻,紗芊碧有些不自信了。

或許自己想的太過簡單啦。

她不再開口爭辯,又默默當起了聽眾。

增兵一事商議不出頭緒,大家決定暫時將其擱置。

戶部尚書又提出另一件,令人頭疼的要務。

“近日京師米價飛漲,而南方稻米豐收,卻偏偏國中運力有限,無法調配到京城。往年也有類似情況發生,一邊是米糧爛在倉裡,一邊是京郊百姓無米下鍋。大家看看可有什麼良策?”

有人語帶埋怨:“這件事不是早就議過幾十回了,哪年這個季節不是米糧短缺,往前幾代國君和賢臣都束手無策,咱們又能有何辦法!你提出來不是浪費大家時間?”

群臣紛紛附和,都暗帶指責之意。

“那個,我插一句。”

皇後娘娘的聲音傳來,一直把她當空氣的大臣們,再度望向龍椅。

心說:娘娘又要搞什麼幺蛾子。

紗芊碧這回信心滿滿。

“我們為何不修一條大運河,開鑿河道,將南方的重鎮與京師連通起來。”

群臣集體發出嗤笑。

又來了!

皇後娘娘這好大喜功,愛上大工程的嗜好,還真是時刻不忘。

這是搞麵子工程上癮了吧?

唯有端王認真凝思起來,隱隱覺得或許可行。

大臣們不耐煩地開口指責。

翻譯成白話就是:不懂彆跟著瞎摻和!

史官再次寫道:娘娘狗屁不懂,就糧食運輸一事,又開始瞎嗶嗶。

接下來,眾官員又討論了災害造成流民的問題。

紗芊碧就像打不死的小強,繼續積極的獻計獻策。

“何不派軍隊賑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