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停雲不打算將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舊事講給江式微。
“姑娘,公主怕要等急了。”
停雲岔開了話頭,笑著催江式微。
式微應了聲,出了內室走到東昌公主麵前,盈盈施禮,笑喚:“阿娘。”
她想讓東昌公主評價一下這冠子。
東昌公主眸中水光瀲灩,儘溫和之色。
戴了冠子的江式微嬌豔明媚,瞧見江式微眼角溢出的笑意,東昌公主想倒不枉她為了這冠子費的一番周折。
“好看,我家小姑娘是最美的了。”
江式微有些嬌羞,複而賴在東昌公主的懷中,笑得很甜。
她嬌嗔道:“阿娘。”在長安的日子真好,有阿娘阿耶兄長,她也不算孑然一身了。
——
入了九月的長安總會多雨,也讓東昌公主好擔心了一陣,怕會誤了江式微的及笄禮。
但初十這一日卻是晴空萬裡,天高雲淡,沒有夏日的酷熱難耐,也沒有原本秋日的蕭索淒涼。
一切都是恰恰好的。
微風徐徐,黃葉未落。
顧有容是今日主持讚禮之人,她也甚為欣喜,含章與式微是她最為得意的兩個學生。今日式微及笄,她又作為讚禮,可不是令人喜悅之事麼?
式微端正地跪坐在席上。江益與東昌公主去迎接忠勇王妃了。
女子及笄禮之正賓,當請才德兼備的長輩來,忠勇王妃便是今日她的正賓。
有司奉上羅帕與發笄,她看著忠勇王妃走至她的麵前,高聲頌祝辭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以介景福。”【6】
忠勇王妃撫著江式微的青絲,將發笄輕輕插入她的發中。
發絲如墨,繞於老王妃的指尖。
發笄端端正正地戴在她的頭上,她望著忠勇王妃,緩緩拜禮。
外麵日光愈加明媚了。
三加三拜,而後為式微取字。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錦書甫。”【7】
“錦以昭德,書以回旋,烈節不敗,靜淑之美。”
“吾為你取字錦書,可好?”
式微望去,她依舊跪於原地,隔著香霧雲鬟,縷縷清光,她仿佛真正明白了多年詩書禮教真正的意義。
或許便是為了現下的“令月吉日”。
再美的辭藻於今日都不算溢美之詞。
秋光如畫,身處其中,如登春台。
“某雖不敏,敢不夙夜衹來。”【8】
式微對著忠勇王妃行揖禮,答道。
之後式微聆聽父母訓導,一一答複,東昌公主與江益再答謝賓客,算是禮成。
“錦書。”忠勇王妃輕喚道。
式微方緩過神來,方才忠勇王妃為她賜了字。
錦書,式微細細想著,確實是極美的字。
一如畫屏上的青黛碧水,又像帶了帷帽的她,猶抱琵琶半遮麵。
“這是吾送你的賀禮。”說罷,忠勇王妃向女使擺了擺手,式微看去,是一卷軸,該是刺繡。
隻見兩側的女使緩緩將卷軸展開。
在座之賓客皆吸了一口氣,不可思議地望著那幅刺繡。
廳外,秋風乍起。
一隻仙鶴直衝雲霄,排開如層層白雲,越過巍峨的高山,飛去萬裡晴空。
廳內,金光熠熠。
眾人麵前的是一幅《洛神圖》,圖中所繪女子的模樣與式微有幾分神似,應是在原版畫中做了改動。
除了昔日的洛神風采,還繡了《洛神賦》,但並非是全文。
隻有四句十六字:“榮曜秋菊,華茂春鬆,皎若朝霞,灼若芙蕖。”【9】
卷軸上的洛神與繡字在秋光下泛著金光。
日光入來,落於式微的周身。
式微自裙擺而起,至上身,皆隱隱有金光閃爍。
容光煥發,猶如秋日菊花,莊而雅。
體態豐茂,猶如春日鬆柏,直而清。
皎潔明亮,若初升於漫天.朝霞的旭日,清麗灼華,若綻放於回旋碧波的新荷。
那一瞬,在眾人目中,真仿佛洛神在世。
清河郡王妃驚訝道:“此奇景,莫非是洛神再生!”清河郡王妃的一席話猶如石投江流,落水有聲,隨之起波瀾。
餘下賓客皆讚同道:“是啊,是啊,若不是洛神再生,怎會有如此其景?”
王含章先意識到方才發生之事,迅速轉了心思,開口道:“今日有此異象,洛神再生,恰恰證明縣主乃上天所授,矜貴無匹,妾賀長主、承平侯,賀縣主。”
眾人反應過來,皆隨王含章而賀。
江式微看著眾人,皆神情閃爍,有的是真心祝賀,有的是暗暗豔羨,有的是反複思量……
雖均說著祝賀之詞,但神色不一。
江式微自及笄禮後便靜靜地坐在自己的院內,不發一言。
前院的女使內人在整理今日各家送來的賀禮。東昌公主和江益夫婦二人也在招待未離去的客人。
江式微自覺無趣,又無人叨擾她,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今日她的及笄禮結束後不過半日。
長安城內便已人儘皆知:東昌公主家萬泉縣主乃洛神再生,榮曜秋菊,華茂春鬆,皎若朝霞,灼若芙蕖。
她笑笑,哪裡是什麼洛神再生?不過是人為罷了。東昌公主覺得長安城知還不夠,又讓停雲給進奏院送了信,將今日發生之事,當作新聞刊印出來邸報【10】,送往各地。
未出幾日,天下皆知。
齊珩在看到謝晏呈上來的邸報時,雙目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