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小人喻利(2 / 2)

朝聞道 雨霽長安 11793 字 11個月前

“李卿請講。”

“陛下,古語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11】小人相趨則成朋黨,自古朋黨亂政,而今明堂之上,竟有人暗結朋黨,亂朝堂綱紀,臣請陛下治罪此人。”

齊珩也被這一番言論所驚,又看了中書令一眼,見他並無其他神色,便繼續裝聾作啞道:“李卿說的乃何許人也?”

“現任中書令,王鐸!”

“嘩——”眾卿嘩然,交頭接耳,唯中書令泰然自若。

齊珩略顯怒意,道:“李卿不可憑空構陷【12】他人。”

“陛下,臣有證據。”李來濟說罷便將證據呈於近侍。

齊珩接過,略略看了幾眼,也並未處罰二人中的任何一個,隻留了兩句話:“此事證據欠缺,容後再議。”

李來濟見齊珩雖並未做什麼處置,但卻神色不佳,心裡算是有了數。

他本就沒想著讓天子憑這幾個證據就定了王鐸的罪,他隻是在試探天子對王鐸的態度,他原先以為天子與王鐸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後來天子將他從汴州調了回來,他便隱隱猜測天子與王鐸怕不是一條心的了。

他此次舉動便是想試探齊珩是否想動中書令,現下看來,果真如他所料。

在他們這些臣工眼中一直以為天子是與中書令站在一起的,所以對中書令的種種排除異己的行為皆是敢怒而不敢言。

而今天他這一狀告,雖未成功,但齊珩也並未罰他,這其中可就耐人尋味了。

那些朝臣都是成了精的,自然看出了天子與中書令是離了心,對中書令也沒先前那麼恭敬了。

而他,就是天子的一顆棋子,天子用他這一顆棋開辟了一條群臣彈劾中書令的路。

並且,王鐸還不能做些什麼,他做了便是給彆人留了把柄。

王鐸此時心裡怕是比咽了個蒼蠅還難受。

紫宸殿內,齊珩下了朝便一直在批劄子,他今兒心情不錯,是以連帶著看劄子也認真了不少。

終於有人知道了他的心思。

這麼多年,群臣都以為他是王鐸的靠山,他欲辯而不能言。眾臣工也不敢揣測他的心思,所以對中書令一直隱忍。

他總不能一個個地告訴臣工們,說他不滿中書令吧?

而李來濟今日這一彈劾,極為精彩!他沒罰王鐸也沒罰李來濟,就是在告訴其他人,他與中書令已有嫌隙。

相信不久,會有人再彈劾王鐸的。

想到此,他能不開心麼?

忽而耳邊響起了一陣細碎的步履聲,抬首便見高翁奉了一帖子進來。

高季將帖子遞到齊珩的跟前道:“陛下,這是東昌公主府送來的帖子,邀您四月十二至府上賞花。”

齊珩側著身子,單手拿著帖子感慨了一句:“賞花啊?真奢靡。”

齊珩素來不愛參與這種宴會,奢靡且無用,為了這麼一個賞花宴,不知公主府會有多少廝仆忙前忙後。

“四月正是花開的好時候,大長公主素來喜歡賞花,這次就想圖個樂嗬罷。”高季道。

“皇室之人,受天下供養,不知為民謀福祉反而勞損民脂民膏。朕為君父,若是去了,不正是倡導了這種風氣,開了個壞頭麼?”

“高翁幫我回絕了罷。”齊珩淡淡地說,將手上的帖子放下,轉了轉白玉扳指。

高季歎了口氣,轉念想想又勸道:“陛下,縣主過些時日便及笄了,衝著縣主的麵子,好歹也去去吧。”

高翁要是不提醒他,他都忘了。

想到此,齊珩終究是應下了,隻不過他不準備大張旗鼓地去,而是——白龍魚服。【7】

--

東昌公主府內廝仆灑掃布置,府外車馬絡繹不絕。

今日來的,多是勳貴之家。

隻見一馬車在府門前緩緩停下,東昌公主甚至都親自出來迎接,可見其來人之身份顯赫。

來人一襲青圭色大袖衫,披著繡釘了珍珠的刺繡霞帔,眉眼間的肅穆,透露著莊嚴,臉上留下了歲月經過的痕跡,發髻上的冠子古樸又精致。

東昌公主饒是平時不可一世,如今也賠上了一副笑臉,柔聲招呼著:“老叔母,身體安泰啊。”

“蓋兒,今日場麵辦的倒是盛大,辛苦你了。”

她喚著東昌公主的小字,甚是親昵。

忠勇王妃笑得深不見底,眼中略過一點鋒芒又隨之不見。

複而目光落在了東昌公主身後的姑娘上,忠勇王妃銳利的一雙眼上下打量著她。

這女孩子的容貌第一眼看上去不算出挑,但在這滿園的姹紫嫣紅中獨顯清流,膚如凝脂,猶如微雨後的濛濛細霧,圓圓的小臉,既清且柔,不是攝人心魄的美豔,而是歲月靜好的柔和。

比容貌更吸引旁人的是那一身的書卷氣,波瀾不驚,從容沉穩,一看便知是書香門第才能養出的孩子。

滿園春色中,她像極了一朵與世無關的山茶花,靜謐美好。

想必這便是蓋兒一直養在江寧的那個幼女吧。

江式微盈盈屈身行禮,道:“式微見過叔祖母。”

東昌公主也將江式微向前推了推,笑言:“老叔母,這便是我那個不成器的女兒,名喚式微。”

忠勇王妃微眯了眯眼,目中流露出讚賞之色,道:“不成器?蓋兒,你是越發的謙虛了,這樣好的姑娘,你是藏了多久啊?”

“老叔母這樣誇她,倒是讓我妒忌了。”東昌公主打趣道。

忠勇王妃無奈地點了點她的鼻尖,道:“你啊,你啊……”

“老叔母請。”東昌公主向裡擺了擺手,示意忠勇王妃先行。

忠勇王妃轉頭對式微慈祥道:“小姑娘陪著吾一起進去,好嗎?”

“式微遵命。”江式微又行了個禮,便攙扶著忠勇王妃進了院。

途中也碰了不少貴婦,均不停地誇讚江式微,後又與東昌公主寒暄著。

這些貴婦也是成了精的,一個賽一個的眼光毒辣,不停地往江式微的身上瞄。

江式微的容貌氣質,在她們這些人眼裡那可真是萬裡挑一,更何況是那出身了。

端莊溫婉,絕沒有豔麗的輕浮,這樣的女孩是最受她們所喜愛的,一看便知是能娶回去做當家主母的人。

不會狐媚夫君,又能撐得起大局。

更何況是那一身的氣度,絲毫沒有沾染皇室的桀驁,儘是出自書香世家的儒雅。

東昌公主是她們要討好的人,江式微更是。

今日場麵之盛大,怕是東昌公主將皇族大半都請了出來,甚至許多貴婦也隱隱猜測天子會不會親至。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東昌公主今日是想讓自己的女兒江式微在長安貴婦們麵前露個臉,造勢博個好名聲。

隻不過……委實張揚了些。

那些貴女們在背後暗暗豔羨著江式微的身份,權傾朝野的東昌公主家的獨女,眾星捧月般的存在。

一旁的江夏郡王妃和魏國公夫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江夏郡王妃感慨道:“今日還真是熱鬨,大長公主竟將深居多年的忠勇王妃也請了出來,還真是用心良苦啊。”

“可不是?這些年長安城多少人給老王妃下帖子,老王妃都沒有應,如今倒是應了東昌公主的,果然還是長主麵子大。”魏國公夫人嘖嘖稱讚。

笑話,忠勇王妃是什麼樣的人?

老王妃的夫君周老王爺那可是高宗的同胞弟弟,先帝和東昌公主一直敬仰的親叔叔,德高望重。

後來周老王爺與周王世子先後病逝,周王妃也就是忠勇王妃一直守著偌大的王府,苦撐著,接管王府基業,撫育幼孫,硬生生讓原本要衰頹的周王一脈東山再起。

先帝感念周王妃之品德,親賜嘉號“忠勇”二字,以示表彰。

如今忠勇王妃的嫡孫,也就是繼任了爵位的周王,任宗正寺卿,掌管皇族事務,也算位高權重。

忠勇王妃又在皇室中輩分極高,頗有話語權,便是貴如天子,也是要禮遇忠勇王妃的。

是以東昌公主才會親自來迎老王妃了。

“長主這是把老王妃請過來給縣主撐場子的,沒聽方才老王妃對著萬泉縣主一直讚不絕口麼?”郡王妃瞥了眼魏國公夫人,淡淡地說。

江夏郡王妃又瞧了瞧院中被貴婦們環繞的姑娘,微微歎了口氣,秀美的臉上露出幾分遺憾。

江夏郡王妃道:“噯,說起來我也甚是喜歡公主家的這位縣主,樣樣都好,真真是難得的,我家大郎也還未成家,若是大長公主肯點頭,我必然是極疼她的。”

魏國公夫人忙拍了拍她的手,反駁道:“長主眼高於頂,縣主又是她的掌上珠,怕是咱們這樣的人家入不了她的眼。”

“說的也是,誰家有幸能聘得這樣的姑娘作媳婦,那可真是祖上積了德。”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