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的太子人選,真的是劉邦一個人就能決定的麼?
不是。
因為呂雉並不是什麼被封為皇後的“小白花”,她是在劉邦還沒有成為皇帝的時候,就已經嫁給劉邦,並且跟隨劉邦多次遇到危險甚至也能化險為夷的女人。
朝中難道就沒有呂後的人麼?
有的。
朝中難道就沒有支持劉盈的人麼?
有的。
而且還不少。
至少那些“儒家”的子弟是完全支持劉盈的,一來是因為劉盈是嫡長子,毫無爭議的嫡長子,依照周禮當然是要嫡長子繼承皇位了,這符合儒家一直奉行的禮。
第二個則是因為.....劉盈的性格。
劉盈軟糯的性格或許並不適合成為一個真正的皇帝,但卻十分適合成為一個傀儡皇帝。
唯有在成為傀儡皇帝的時候,他才會受到這麼多臣子的待見。
..........
承秦三年秋。
河流之上。
陳彼站在船隻上,眺望著遠處的方向,他從官渡前往長安最近最快的方式便是“水路乘船”了。
此時正值深秋,一場秋雨一場寒,頭頂些許絲絲綿綿的秋雨落下,落在他的身上,將陳彼的衣衫打濕,而陳彼就像是絲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一樣。
他隻是眺望著那遠處根本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地方,仿佛能夠透過這濃霧看見長安城一般。
陳彼的身旁一個小廝站在那裡,聲音清和的問道:“公子,雨露濕重,您還是回船艙裡麵吧。”
“不然您的身體隻怕是.....”
陳彼則是毫不在意,隻是笑著看向遠處的方向,他輕聲問著:“江興,你覺著這天下江山如何?長安城又如何?”
江興被陳彼的問題嚇了一跳,之後想起來這是他們陳氏的船隻,根本不會有外人,這才鬆了口氣,看著陳彼說道:“公子,江山自然美如畫,至於長安城麼.....”
他的臉上帶著興奮的神色:“我聽說長安城繁華無比,甚至比官渡還要繁華。”
“天下的豪富幾乎上全都彙聚在了長安城中,那裡英才遍地,也是漢室江山的王都。”
陳彼淡淡的看著遠處,心裡則是在思考著另外的問題。
高祖劉邦詔他入長安城,一方麵是為了安定江山,另外一方麵則是想要請陳氏中人入朝。
隻是不知道,在他拒絕了丞相以及司寇位置的時候,劉邦會給他安排一個什麼位置了。
“長安城啊.......”
“我來了。”
忽而乘舟將欲行,岸邊人影數紛紛。
陳氏嫡長將入城,長安錯影影繽亂。
..........
長安城外。
身著紅色鎧甲的士兵們站在城門口,看著遠處激蕩起些許灰塵的馬車。
他們認了出來,那是陳氏的馬車。
承秦三年秋,在秋日的最後一天,陳氏第七代嫡長子進入長安城,而同日,昔日儒家的聖賢孔子的後人,也駕車進入了城中。
這兩件事情同時發生,天下人幾乎不知道怎麼反應了。
孔子後人為何要進京?
不久之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被流傳了出來,原來是當今天下欲圖再現當年“鹹陽學宮”的盛況,所以才請孔子後人進京。
長安城中之後還會有不少其他的諸子流派等人入長安。
“國子監”。
這是即將在長安城興建的那所學院的名字,而除卻這所學院之
外,鹹陽城中的鹹陽學院也並未曾受到打擊,依舊挺立。
長街上。
陳彼坐在一處小攤販中,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他吃著麵前的食物。
或許是因為吃慣了家中羹夫做的食物,他總覺著在外麵吃的東西會更香一點。
他身旁的小廝江興則是一臉擔憂的看著陳彼。
“公子,咱們何必在這個地方吃東西呢?”
他有些不解:“陛下不是已經賜下宅子了麼?就在長安城中與皇宮相隔不遠的地方。”
是的。
在劉邦大肆分封功臣的時候,他就為諸多臣子們賜下了府邸宅院,其中最大的幾處宅院應當是“安居公府”“淮陰侯府”“酂侯府”“留侯府”這四座宅子了。
而這四座宅邸中最大的當屬“安居公府”。
畢竟,安居公府看似是以“公爵”的名義建造的,但其實規模是仿照“王府”的規模去建造的,這屬於“漢王”“正安王”陳氏的宅子。
或者說就連劉邦的幾個孩子中最受寵愛的“劉如意”的宅子都比不上這座宅子的宏偉。
陳彼一邊吃著,一邊感慨的說道:“今日我還是陳彼,可明日我就不再是陳彼了,所以自然是要珍惜今日的機會好好的吃上一頓。”
江興沒有聽懂陳彼的意思,臉上帶著迷茫之色:“公子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明日您就改名字了?”
陳彼將口中最後一點東西嚼碎咽了下去,拿出手帕擦了擦嘴巴,而後伸了個懶腰:“行了,你不必明白那麼多,跟著公子我就是了。”
他看向那遠處富麗堂皇的宮殿,這是在大漢建立之初定都長安的時候就開始建造的,如今尚且未曾建造完成。
蕭何曾言:“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示威。”
所以長安城的宮殿修建的比秦的鹹陽宮更加恢弘壯麗,其中所用的顏色也多是“紅黑”兩色看起來十分肅穆,不過紅色倒是略微少一些,大部分都是玄色。
雖然大漢著重“火德”,而傳高祖劉邦乃是“赤帝之子”也是一樣。
如今的漢多數還是承襲秦國舊製,就連高祖年間的年號都是“承秦”,以此來彰顯自己是繼承了秦國傳承的正統。
當然,如今天下的安定也說明劉邦的這一步棋走對了。
天下不再有秦人與六國人之分,唯有“漢人”。
...........
長安城下。
長樂宮
劉邦坐在大殿中,此時的他看起來沒有一絲一毫的流氓痞氣,反而愈加像是一位帝王了。
他看著手中書簡輕輕歎了口氣:“朝中是該有些新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