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
量子實驗基地。
王倫風塵仆仆的趕來時,這裡已經聚集了全國各地量子力學、電子信息、軟件學、材料學等方麵的專家。
王倫90年代從華清大學博士畢業後,他就來到漠北的空空研究基地,主要從事軍工方向的研究,和父親一起從事導彈相關的科研項目,在洲際巡航導彈的研發工作中有突出貢獻。
兩年前,為解決華夏國卡脖子的芯片技術問題,王倫轉移到量子研究基地,從事新一代光刻機的研發工作。
不過,兩年時間,該項目的進展不儘人意,高精度光刻機的研發一直難以突破。
即使王倫日夜殫精竭慮,對兒子的疏忽更勝從前,一心撲在科研上,進展也是寥寥。
王倫這次回家是為了參加一個高規格的世界前沿科技論壇,雖然以醜國為首的西方各國在芯片領域對華夏實行了全方位的技術封鎖,但他還是想從這些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身上撬出點什麼有用的東西。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和這些大牛交流的過程中,他有了新的靈感,雖然還在構思階段,但這也足以振奮人心。
回家後他就匆匆將相關的結構和數據記錄下來,打算回基地討論一下可行性。
量子實驗基地,會議室。
"王院士,這真是天才般的靈感呀!您是怎麼想出來的?
"
"這是對量子共軌方程的推導如果正確,那我們對量子共軌裝置的改進將沒有任何困難。
"
"我敢肯定,這樣的光刻技術如果能成,在芯片領域,我們再也不用被西方卡脖子了。
"
"豈止,我敢肯定,如果這個方案能成,我國將完成芯片的追趕,完全憑借自主研發,趕上世界第一梯隊,甚至超越他們。
"
......
在一片讚歎聲中,王倫有些詫異,他是知道自已寫了些什麼的,隻是對單光子刻蝕技術的一種構想,在華夏國目前的工業技術水平下的簡單創新。
他是知道的,西方國家早就有這種技術了,隻不過單方麵對華夏國實行封鎖罷了。
還有,什麼量子共軌方程?我有推導嗎?
他們在說什麼?
意識到不對的王倫狐疑的拿起助理拿他的原件複印好的文件。
這是
什麼?
這根本不是我寫的內容。
也顧不上同事們的讚歎和詢問,他匆匆的瀏覽著文件內容。
這......
的確,這份方案的可行性極大,而且如果成功,不要說原本計劃的5-3納米,甚至1納米的芯片都有可能成為現實。
作為一個資深的科研人員,他深知這份方案的價值。
同時,憑借科研者的直覺,他莫名的覺得這份方案中那最關鍵的量子共軌方程的推導是正確的,因為它有一種獨屬於物理世界的簡約的美感。
"王倫,你做的很好,高精尖光刻機的項目終於有重大突破性進展,我國衝破西方國家芯片領域的封鎖指日可待,這項研發如果成功意義非凡。
"
高精度光刻機的研發組長,也是量子實驗基地的重要領導之一,科學院院士顧維士很欣慰的發表了一番感歎。
此時,王倫的心緒很是不平靜,這種冒認他人成果的事可不是他能乾出來的。
"顧老,這不是我的方案。
"
此話一出,原本還在熱烈討論的場麵頓時鴉雀無聲。
和他私交較好的幾個研究院剛想回懟開什麼玩笑,這不是你給我們的嗎?之類的話。
但當他們看到滿臉錯愕,震驚的王倫時,也意識到了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