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一百七十二章(2 / 2)

確保每次刷牙的時候,都確實經曆已經總結出來的所有步驟。

這樣一來,刷牙的效率與結果,應該是最好的吧?

做完所有步驟,也就自然知道該如何結束了。

比起單純地數數計時,按照固定的步驟來刷牙的話,在表麵上,可能比較麻煩費心,但實際上,應該更節省腦力才對。

總結出來自己認為最合理的步驟之後,黎錦便從院子裡回到了廚房。

阿誠……也不知道在做什麼呢,居然還沒有回來。

難道說……阿誠一直在刷牙嗎?那可真慢啊。

刷這麼長時間的話,不會出血嗎?真讓人有些擔心。

但是,阿誠這麼謹慎小心的人,應該不至於弄到刷牙刷到出血的程度吧?

等阿誠回來了,自己就教他刷牙的正確步驟吧,黎錦略微有些焦躁地想著。

那麼……在等待阿誠的這段時間裡,自己該做什麼好呢?

因為自己喜歡花生,所以繼續做花生食品好了。稍微猶豫了一會兒,黎錦便做出了這個決定。

黎錦抓了五大把花生仁出來。

先用井水仔細洗淨了,再撈出來,放在潔淨的盆裡,讓花生仁自然晾乾。

在晾乾花生的這段時間,黎錦馬虎地刷了刷鍋。

然後,黎錦在灶裡又加了些燃料。

等鍋燒熱了之後,黎錦就從盆裡抓了洗淨的兩大把花生仁,一口氣放進鍋裡。

鍋裡也不放油,黎錦是直接用大鍋鍋底的熱度來炒花生仁的。

由於不放油的緣故,鍋中的花生仁升溫很快,非常容易炒糊。

也因此,黎錦抱有特彆高的警惕性。

她幾乎一刻不停地、在邊翻動邊炒製著花生仁。

過了一段時間,原本潮濕的花生仁,不僅被烤乾了水分,而且出現了開裂的現象。

這是快炒好了的跡象。

黎錦意識到這一點,便翻炒得更加迅速麻利了。

又過了一小會兒,黎錦便用勺子把鍋裡的花生全都撈了出來,放在盤子裡備用。

沒放油的花生仁,看起來一點也不油膩,還散發出淡淡的花生香氣。

花生紅衣則是稍稍有些焦糊的跡象,但不算厲害。

要不要,把這些略微有些焦糊的花生仁,去皮、壓碎呢?

黎錦思索了一下,還是覺得用不著這麼做。

一來,花生紅衣是富含營養、十分補血的部分,去掉這些,營養價值就會下降。

二來,這些花生紅衣的焦糊部分幾乎隻是棕色而已,被炒黑的部分雖然也有一點點,但非常不明顯,黎錦認為,這點焦糊並不會影響味道。

最後,壓碎花生這種事,實在太麻煩了。

眾所周知,黎錦最怕麻煩了。做事時,能略去的步驟,就絕對不會保留。

所以,黎錦就先把這些花生仁放在那裡,進行下一步了。

黎錦把適量的白糖放進了鍋裡,開始炒糖色。

無油無水的情況下,也可以炒糖。但對黎錦來說,這種做法難度稍微有些高,不太適合她。

炒糖色的過程中,是很容易把糖炒糊的。

而且,炒糊不但會浪費昂貴的糖,還會弄臟鍋,糖黏在鍋底的話,可是很難清洗的。

因此,黎錦退而求其次,在炒糖色的時候,放入了少許冷水。

對黎錦來說,炒糖色也算是一種輕車熟路的行為了。

她第一次發明並製作的商品“糖雪球”就是用糖炒出來的。

雖然“糖雪球”是掛糖霜的做法,但大同小異,在黎錦看來都差不多。

根據習慣與經驗的指引,黎錦開始翻攪起加了少許水的糖漿來。

這種糖漿在熬製的時候,最初看起來和清水是很像的。

當糖漿被煮開後,會冒出很大的氣泡來。

從這時開始,就要高度注意鍋中的情況了。

就算經驗再豐富,在熬糖漿這種事情上,黎錦也從來不敢疏忽大意。

雖然一開始看起來,糖漿在視覺上,很像清水;但是熬著熬著,泡泡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從大泡泡變成小泡泡。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糖漿也變得越來越黏稠。

當原本近乎透明的白色糖漿,變成金紅色或金棕色的時候,就算是炒好了。

不過,如果等到糖漿顏色較深的時候,才停止加熱的話,那或許就有些太晚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