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的這個態度,其實就有些屬於無理取鬨的範疇了。
黎錦又沒有事先說清楚,阿誠哪裡會知道黎錦決定的做法是什麼呢?
他或許覺得,黎錦本來就是想自己剪著玩的,由阿誠出手,反而會讓黎錦感到掃興也說不定。
明明是黎錦自己反應太慢、沒有想明白,但回過神來的時候,她卻把責任推卸在阿誠的頭上。
當對阿誠抱怨的時候,黎錦其實自己也意識到了,她所抱怨的事情,是自己不占理的。但黎錦卻仍然選擇了繼續抱怨。
這麼做的原因,應該並非是因為黎錦習慣了推卸責任,也並非是因為黎錦有那麼多不良的情緒要發泄出來。黎錦並不是這樣的人。
黎錦會這麼做的原因,隻有一個。
儘管,就連這個原因,這是需要她梳理自己的想法之後,才能從朦朧的意識,升華到清楚的思緒的。
但黎錦確實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麼做的理由就是,黎錦雖然是年紀大一點、身份地位也較高的那個人,但是,她的潛意識裡,卻是十分喜歡和習慣對阿誠撒嬌的。
阿誠雖然年紀更小一些,性情也是乖巧溫順的類型,但他在精神層麵上,卻是穩重、成熟而且包容的存在。
很難說阿誠是習慣了、還是本來就擅長這種事的緣故,總而言之,他對黎錦是十分包容、近乎溺愛的。
正是因為阿誠對黎錦抱有這樣寬容的感情,黎錦在阿誠麵前,才會格外安心和放鬆。
其實,這樣的關係,從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隻是那時候,黎錦不太能夠注意到,“自己總是被阿誠包容著”“自己習慣了對阿誠撒嬌”這樣的事情而已。
那是因為,有很多更吸引黎錦注意力的事情,乾擾了這些本來十分明顯的事實,讓黎錦對自己的心情視而不見。
不過,當兩人回到京城之後,好像有很多事情,變得明顯與以往不一樣了。
在軍中的時候,阿誠隻是幫黎錦跑跑腿、做些瑣碎的小事而已。
但一回到了京城,阿誠能乾的事情多著呢,黎錦仿佛才忽然注意到了這一點。
阿誠不僅見多識廣,而且心靈手巧。
在黎錦好聽些叫賦閒、難聽些叫失業的這個階段,阿誠是真的能幫上黎錦的忙。
在各項事情中都是這樣,很難概括阿誠都能幫黎錦什麼忙。不如說,該問的是“阿誠不能幫黎錦什麼忙”還比較對頭。
其實,黎錦一直都知道阿誠是博聞強識的人。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過去在邊關的時候,她總是下意識忽略了這一點,甚至幾乎忘記了阿誠到底有多麼聰明能乾。
為什麼會忽略這件事呢?黎錦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沒想清楚。於是,她隻得暫且放棄了思考這個問題。
但是,黎錦卻想通了另一個之前沒有想到的問題。
為什麼黎錦偶爾會無意識地對阿誠撒嬌呢?
這多半是因為,黎錦已經意識到了,“阿誠對自己、或是任何其他人而言,是多麼大的助力”的這一點。而意識到這一點,就會讓她感到不安。
為了削弱這種不安,黎錦就會無意識地對阿誠撒起嬌來。
撒嬌的目的,當然不是讓阿誠感到黎錦可愛。
黎錦不覺得以無理取鬨的方式撒嬌的人有什麼可愛的。
但是,在黎錦的潛意識裡,應該是覺得,自己需要通過撒嬌這件事,來確認“阿誠是重視自己的”吧。
每當阿誠積極正麵地回應黎錦的撒嬌的時候,黎錦就會收獲到安心的感覺。
這種安心感,讓黎錦感到愉悅而輕鬆。
可是,如果自己撒嬌的時候,阿誠沒有以黎錦希望的方式,來回應她的話,這又該如何是好呢?
梳理清楚自己的思緒後,黎錦想到了令她擔憂的事情,心情也不由得隨之壓抑了起來。
“將軍……將軍……”阿誠小聲地呼喚著黎錦。
當黎錦沒有反應的時候,阿誠甚至伸手去抓起她的衣袖,並且輕柔而有節奏地搖晃了起來。
“誒?”想著自己的撒嬌問題,正處在出神時刻的黎錦,卻被阿誠搖晃衣袖的動作,從恍惚中取回了清醒。
“將軍不開心了嗎?”阿誠有些畏縮地、可憐巴巴地說道,“是阿誠不好,惹將軍不開心了。將軍不需要再動手了。接下來由阿誠來給將軍縫製‘新式手籠’吧。”
“啊?”黎錦呆呆地回應了阿誠的呼喚,感覺有些茫然。
剛才,阿誠是不是對黎錦說了些她沒聽到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