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第八十五章(2 / 2)

若是在書房裡打造一兩個櫃子,用來放書的話,便是屬於奢侈的行為了。

黎錦過去的書房裡,就有三個靠牆的櫃子用來裝書,她也很引以為傲。

引以為傲,倒不是因為自己讀書多而驕傲,而是因為這顯示了自家的財力、以及自己受寵愛的程度。

那時的黎錦還是個小姑娘,難免抱有些現在看來可笑、羞恥的虛榮心。

但是,相比自己過去擁有的書房,“紫竹小院”裡,這座似乎用於藏書的建築,卻是奢侈到了令黎錦驚訝的程度。

貼著縱向的兩麵牆、橫向的一麵牆的部分,都打造出了一排長長的書櫃。

隻有靠窗的那一麵牆沒有安放書櫃,應該是為了防止書櫃在窗邊遮蔽陽光吧?黎錦是這麼推測的。

每麵牆邊上的紫檀色書櫃,都是多個書櫃組合起來的。

看起來有種方方正正的感覺,但邊緣並不是尖銳的,而是磨成了圓形。這應該是有著即使撞到櫃角上、也不容易受傷的用意,細節用心至此,倒真令黎錦驚訝。

這些排列的方正書櫃,看起來很長,但不算是特彆高。書櫃的高度,大概在五尺二寸到五尺五寸之間,略微高於黎錦的身高一點點,但比起阿誠的身高又要低了一些。

書櫃的這個高度,讓黎錦感覺很不錯。

書櫃太低矮的話,不僅裝不了多少書、浪費地麵的空間,而且還要蹲下或是彎著腰取書,有些不自在。

但書櫃太高大的話,就不容易看清書櫃裡存放的圖書名字了。而且,取下高處的書時,也不能站在地麵上,必須站在椅子或是梯子上,感覺上會相當麻煩。

黎錦想起了自己閱讀過的、一些西洋進口的圖書,裡麵的內容。她曾在裡麵看到過,一種名為“圖書館”的建築設施。

有些書上還畫了“圖書館”的圖片,黎錦因此也大致知道“圖書館”的模樣。從外形和功能判斷,應該與大夏自古以來皆有的“藏書樓”差不多。

不過,相比“藏書樓”,“圖書館”要更加公開和慷慨。

“藏書樓”的書籍,一般是僅供在此處居住、工作、學習的人閱讀的。

“圖書館”的書籍,卻是近乎向公眾公開的福利,隻要辦理相關證件,就可以進入其間讀書。有些不珍貴的圖書,甚至允許在登記之後帶走,保證自己一段時間後會歸還,就可以借閱了。

黎錦會想起“圖書館”的原因,是由於她看到了這些書櫃的關係。這些書櫃,長長地排列的樣子,看起來和“圖書館”圖片中的“書櫃”很神似。

不過,顏色也許並不相像。

西洋的“書櫃”,聽聞顏色似乎很少有紫檀色的。

紫檀色的書櫃及其他木製家具,可能是大夏人的偏好吧?

抑或是,這些差異,隻不過是黎錦根據自己所知的、未必正確的信息,得出的錯誤認識罷了,這也說不定。

黎錦近乎出神地觀察著這些紫檀色的書櫃,覺得它們的造型古樸簡單,但做工卻相當精巧細致。

黎錦伸出手,觸摸了一下書櫃上漆的部分,覺得手感也非常光滑,摸起來幾乎還是全新的。

可惜的是,由於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人打理的關係,書櫃上蒙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

黎錦伸手撫摸的時候,所沾染的灰塵,幾乎把她的手指都染黑了。

這不就有事做了嗎?黎錦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黎錦便找來掃帚與撮箕,將這間房間、乃至整座屋子的地麵都清掃了一遍。

這座房屋的空間雖然不小,但因為幾乎是空的,沒什麼障礙物影響打掃的關係,清掃起來倒也並不怎麼費力。

打掃了地麵之後,黎錦找了一大塊破布充當抹布,又打了一大盆水,開始擦洗書櫃。

但是,擦洗書櫃的過程,就麻煩多了。

深為黎錦所滿意的長長書櫃,也意味著清潔的時候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勞動。

剛打來的那一盆水,很快就變黑了。黎錦僅僅是換水,就至少換了三盆,如果算上最初打來的那一盆水的話,就是用了四盆水,才算勉強把主書房的書櫃清理乾淨。

書櫃清理乾淨之後,就可以重新使用了。

可惜,這裡隻有書櫃,連桌椅都沒有留下。

大概是因為原本擺放在這裡的桌椅比較高級、昂貴的關係,“紫竹小院”原本的主人,在搬家的時候舍不得留下來,便全都帶走了吧。

不過,這些書櫃,看起來也是很高級的。

沒有一並搬走,可能是因為原本的房主搬離去的地方,沒有能放下這些書櫃的巨大書房吧。

黎錦思索著自己所想到的這個可能,莫名地為原房主、以及這些書櫃感到寂寞和失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