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七十四章(2 / 2)

剛煎好的小餅底部,顏色是金黃色或黃褐色的。

它的顏色,與煎製的時間、以及放在鍋裡的位置有關,隻要色澤變黃了,而且沒有煎糊,就都是正常現象,不用在意。

翻身之後,再這樣煎上一小會兒,最好再給小餅翻個身。這一次,數十五個數就可以了。

數過十五個數後,黎錦就用筷子把鍋中的小餅都盛進了碗裡。

小餅之上撒上些適量的胡椒粉和鹽,再用筷子反複翻動一會兒即可。

至此,這種“麵條煎餅”就做好了。

名字雖說叫“麵條煎餅”,但其實算是著名小吃“饊子”的變種,口感也十分神似。

“阿誠,來吃這個吧。”黎錦招呼阿誠,讓他先來與自己一起吃下這些新出鍋的零食。

炸饊子所需的用油量太大了,黎錦可舍不得,所以麵條煎餅是煎出來的。

煎製的時間不長,用油量也算是不多,黎錦覺得這麼做,還算讓她不太心疼。

這種麵條煎餅的口感,與其說是酥脆,不如說是外酥裡軟。

隻是在表麵有一層誘人的金黃色外殼,但裡麵的部分還是柔軟細膩的。

加入椒鹽之後,能夠讓麵條煎餅吃起來更加有滋有味。不至於太過乏味寡淡,也中和了油炸食品常有的油膩感。

比起脆硬的饊子,麵條煎餅外酥裡軟的口感,其實更加適合小孩子與上年紀的人。雖然,黎錦與阿誠都不是這兩種人,但也一樣能享受到這種零食的美味。

吃過了麵條煎餅,黎錦便將已經醒過了麵的鍋端到了火上。

“我先出去一下,等會兒就回來。阿誠這段時間可以先休息。”黎錦這麼對阿誠說道。

但是,黎錦的話,或許引發了阿誠的好奇心吧?就算並非如此,他可能也不習慣在黎錦忙碌什麼的時候袖手旁觀。

因此,阿誠連忙說道:“那阿誠也去,萬一將軍要是有什麼事情,能用上阿誠呢?”

黎錦笑道:“真的是簡單的事情,這能有什麼‘萬一能用上的’啊?阿誠要是想來看熱鬨,就來吧。”

黎錦看到廚房門口附近有一塊空地。

因為那塊地空蕩蕩的,沒長什麼草,也沒種什麼花,之前她便打上了它的主意。

黎錦拿著裝了“薑芽”的小碗往外走了幾步,便蹲了下來。

種薑芽非常簡單,隻要把薑芽的部分朝上,切口朝下,擺放在土上就可以了。

種下的每個薑芽,要與其他的薑芽保持一點距離。

都擺放好之後,用小木棍或者瓦片之類的東西,往薑芽周圍補上些土就算種好了。

這樣種薑芽,連鏟子之類都不必動用,簡單得很。

最後,再淋上些水即可收工。

其實不淋也可以,但黎錦心想自己做完這些反正也要洗手的,多一個步驟也不怎麼費事。她便在洗手的時候,順便取了些水去照顧薑芽。

不能直接把碗裡的水倒在薑芽上。那樣一來,剛圍攏在薑芽邊上的鬆散土壤就會被衝走,等於剛才補土的動作白忙活一場。

所以,黎錦選擇的做法是,把手伸進碗裡,儘量潤濕手指與掌部,再把手上的水淋在薑芽和它附近的土壤上。

這樣重複做了多次,碗中的水都消耗完了,最後這道工序便完成了。

種薑芽非常簡單,但因為做的時候黎錦動作慢悠悠的,倒也耗去了不少時間。

這段時間結束之後,鍋裡的包子也已經快蒸好了。

這第一鍋包子,並不是黎錦想拿來自己吃的。

她取了那個柳條籃子,在籃子裡墊了好幾層布,最上麵又墊了一層乾淨的白布。

等包子蒸好之後,黎錦便將取出的包子都裝在籃子裡,上麵又蓋了兩層乾淨的白布。

做完這些之後,黎錦便對阿誠說道:“我還要出去一趟。”

阿誠自然說道:“阿誠也去。”

黎錦道:“不是什麼麻煩、重要的事情,阿誠若是想去就去吧。”

她是去給大雜院送包子的。

好幾天都沒去大雜院了,是應該去看看父親的情況了。

剛出門的時候,拎著籃子的人本來是黎錦,但進大雜院的時候,拎著籃子的人卻變成了阿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