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六十七章(2 / 2)

用醬油做成的雞蛋炸醬,沒有任何異味與不清爽的氣息,隻有醬油獨特的鮮味與醬香。

加好雞蛋炸醬之後,黎錦先是隻加了青椒絲、黃瓜絲、蔥花和蒜碎,還沒攪拌好,卻又朦朧間感到還缺了點什麼。

她仔細想了一下,原來是缺了香菜的點綴。於是,黎錦又去菜園子拔了兩棵香菜,在回來途中便洗淨了,才拿回廚房。

在黎錦看來,香菜這種東西,其實切不切都差不多。

不切的話,一來可以省去動刀這個步驟,二來,隻要是鋼鐵製成的刀,都會有一股金屬味道,這種味道染在食材上,味道會變差。

黃瓜和青椒是沒辦法不用刀切的,但香菜,完全可以用手撕開。黎錦一邊這麼想著,一邊動手撕碎了香菜。

平時,阿誠會由於看不慣黎錦粗糙的做法,而搶過來自己動手。但這次沒有,黎錦其實還挺納悶的。

“將軍……能分給阿誠一些香菜嗎?”阿誠不但沒有表現出看不慣黎錦的做法,還可憐巴巴地把碗湊了過來。

黎錦道:“哇……阿誠你不要做這個表情,我會受不了的。”

她這麼說著,臉上不由得盈滿了燦爛的笑意。

阿誠真是太可愛了。

也不知道他這個表情是不是在裝可憐,但就算是在裝可憐,在黎錦看來也十分可愛。

如果不是在裝可憐的話,能做出這種表情的人,就更加可愛了。

黎錦一邊說著,一邊把準備分給阿誠的那些香菜,撕扯得更碎了一些。

“好啦,就這樣拌著吃吧。”黎錦這麼說道。

這種把青椒、黃瓜、蔥、香菜混合在一起的做法,是黎錦在鎮守邊關的時候,從當地人那裡偶然學來的。

當地人稱這種涼菜為“老虎菜”。起這個名字,是取其“虎”的“隨意”“簡單”“粗暴”之意。

京城的炸醬麵的“菜碼”裡,一般不放青椒。而邊關的炸醬麵裡,常常不放蔬菜。

所以,這種做法算是黎錦自己的發明了,她親自試驗之後,感覺也還不錯。

而且,在黎錦的改良版本中,還特意加了些蒜碎提味。

當青椒、黃瓜、小蔥、香菜混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一股異常清新的獨特香味。

青椒微酸而香辣的清新、黃瓜甜美而微澀的水潤、小蔥辛辣刺激的淡甜、香菜濃鬱鮮明的芬芳,可以混合出一種甚至比香料還要濃烈的植物清香。而蒜碎的辛辣口味,又適度地起到了去腥和提鮮的效果。

相比炸肉醬,雞蛋炸醬本來有著香氣與滋味稍顯淡薄,油潤的口感也比較稀少的遺憾。

但是,把這幾種蔬菜作為“菜碼”而添加進去的話,就完美彌補了雞蛋炸醬的這一缺點。

不僅如此,雞蛋炸醬,也是最適合與青椒、黃瓜、小蔥、香菜、蒜這幾種“菜碼”混合的熟醬。

如果用肉醬來拌製加了這些“菜碼”進去的麵條的話,可能會由於太過於油膩,而破壞了“菜碼”本身的清香。

雞蛋炸醬正因為味道足夠淡薄,反而與這些香氣濃烈的“菜碼”完美契合。

炸雞蛋柔和的香味與“菜碼”鮮烈的清新感,也正是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阿誠做的手擀麵,質地非常緊實,並不怎麼吃調料,雞蛋醬的味道多半都隻浮在麵條的表層部分,但這反而讓麵條自身的口感更加吸引人。

黎錦滿足地放下了筷子。

一大早就吃炸醬麵的行為並不多見,但今天這頓炸醬麵的味道,還真是爽口開胃,很適合作為早餐。

煮過手擀麵的麵湯還是滾燙的,與之前浸泡手擀麵的水混合起來,剛好可以用來洗碗。

本來應該是一頓完美的早餐,不過,有一件事讓黎錦感到遺憾。

是自己做的雞蛋炸醬,鹹味不夠的關係嗎?

雞蛋炸醬和“菜碼”倒是全都吃光了,但手擀麵卻剩下了一大碗。

這手擀麵剩下的量,實在太微妙了。

要是再少一點,可以做成某種零食。

要是再多一些,午飯或晚飯時可以做成炒麵。

這些剩下的手擀麵,偏偏卡在做正餐不夠用,做零食又太多的數量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