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八章(2 / 2)

這種適當的熱度,隻是讓它顯得更加香脆可口。

特意烤出來的鍋巴,與燜飯時自然產生的鍋巴一樣,又酥脆、又略帶乾硬感。

鍋巴吃在嘴裡的感覺,是焦脆而鹹香。

口蘑被烤得乾燥了,比起之前鮮嫩的風味,多了一層飽滿耐嚼的口感。

發黃的絲瓜,吃起來則比之前多一些肥厚與甘甜的韻味。

烤過的蛋花,吃起來有些像炒雞蛋,卻又格外多出一種疏鬆多孔的感覺。酥脆濃香,仿佛入口即化。

米飯與菜湯混合,又額外加了胡椒粉和鹽,這樣烤出的鍋巴不但彆具米香之外的風味,而且越嚼越香,如點心般妙趣橫生。

黎錦與阿誠吃完了鍋巴,便分工洗了碗、收拾了廚房。

黎錦用白布擦了牙後,又用鹽水漱了口。

她在自己房間裡先用溫泉水洗了頭發,又擦洗了身子,便去睡了。

溫泉這東西真是神奇,洗臉洗手洗澡都不需要額外燒水,盛出來便能用。

若是能早日擁有一個大浴盆就好了,黎錦暢想著未來的美好細節,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黎錦覺得有些冷,睡得不實在,便提前醒來了。

天非常陰暗,屋子裡沒什麼光亮,打更的人也沒路過,不能非常準確地判斷時間。

黎錦大致憑感覺認為,現在應該是寅時之末、卯時之初這個時間。

外麵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雨,還沒停,感覺上似乎是下了一夜。

這樣一來,就不能到市場上去買賣東西了。

好在“紫竹小院”裡有菜園子,之前又買了米麵和雞蛋,就算十來天都去不了市場,吃飯還是不用擔心的。

在廚房裡,也準備了足夠用上好幾天的柴火。

就是又得自己生火了,感覺有點煩。黎錦想到這一點,不由得輕輕歎了口氣。

晌晴白日的時候,用陽燧取火最好,非常方便。

若是在夜裡,不刮風下雨,隨意就近找人家借個火,也很容易。

“紫竹小院”雖然稍微偏僻些,也絕不是周圍全然見不到商鋪與街坊鄰居的地方。

但下雨的時候,道路泥濘,出門十分辛苦,能不出門還是彆出門了為好。

幸好,這個院子裡雖然多是泥土地,但房子與房子之間,幾乎都鋪設著由碎石或石板組成的路麵。

多虧有這層比泥土地稍高出一截的路麵,在院子裡行走時,穿尋常的鞋子其實也足夠了。

但如果要出門的話,就要在鞋子之外,穿上一種高底的“木屐”或“竹屐”。

這種特製的鞋子,上麵綁著粗而結實的鞋帶,非常寬大。

即使穿著普通鞋子把它套在外麵,也不覺狹窄。

“木屐”或“竹屐”的鞋底,都凸出了兩個高高的“屐齒”。因為有這兩個“屐齒”,鞋子的底就變得很高。

即使不小心或者不得不踩進水坑裡,高高的鞋底也會護住裡麵的鞋子,不讓它直接泡進水裡。

但如果不小心翼翼地走路的話,即使穿著“木屐”或“竹屐”,泥水被踩得飛濺起來時,鞋子和小腿的部分還是有可能被弄臟的。

就是因為這種事,黎錦才不喜歡在雨天出門。

像她這種有些笨手笨腳的人,在下雨天出門,又要保持衣物的潔淨,真是一件難事。

彆說踩在泥土地上了,就連想到要在紫竹小院裡行走,黎錦思索良久,也還是取出了木屐。

彆人在這種石路上穿尋常的鞋子走路,或許不會把鞋子弄臟,但黎錦對自己可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其實,黎錦也自認為,自己在這種方麵,並不比普通人差。彆人能做到的,按說自己也應該可以做到。

但是,黎錦其人有個特點。

像這種可能出意外、也可能不出意外的事情,若是當時沒想到、沒料到,也便算了。

若是想到、料到了,她必定要按自己會出意外來考慮,從來不敢抱僥幸心理。

她寧可做事麻煩一些,也不冒這樣的風險。

雖然黎錦平時又懶又怕麻煩,但是,“膽小”或者說“對風險的恐懼與厭惡”,卻足以讓她戰勝懶惰與怕麻煩,突然變得勤快起來了。

所以,黎錦就穿上了木屐。

如果是真正的普通人家,在這種雨中略帶著些風的天氣離開室內,一般都會穿上蓑衣、戴上鬥笠。

因為要乾活,打傘是非常不方便的。

但黎錦作為將軍府的大小姐與失業的將軍,縱然一時有些潦倒,日用之物終究還是厚實的。相比一般人家,甚至稱得上奢侈。

黎錦在雨天中所穿的,是一種西洋進口來的、用“油蠟布”製作的厚實衣服,叫做“雨衣”。

這“雨衣”的布料,是一種灰暗的黃綠色,不怎麼好看。

但西洋進口來的“雨衣”基本都是這個顏色,並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看久了倒也習慣了、不覺得難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