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十七章(2 / 2)

阿誠道:“哪裡難看了?不難看啊!”

黎錦道:“誒?還不難看嗎?這不就一大塊泥土嗎?”

阿誠道:“已經很漂亮了。這是‘巧燕’的窩,做得精致,不多見呢。”

黎錦不解,道:“為什麼‘巧燕’的窩就是精致的呢?這樣看,也看不出來什麼啊?”

阿誠解釋道:“燕子是分‘巧燕’與‘拙燕’的。‘巧燕’又叫‘金腰燕’,脖子上有一片白色,聰明靈巧。‘拙燕’就是‘家燕’,又叫‘麻燕’,脖子下麵有一圈紅色,傻乎乎的,還不講衛生。”

“噢噢……”黎錦就沒近距離見過燕子,自然也不知道這些知識。

聽阿誠這麼說,她也隻是懵懵懂懂的,覺得自己就算見到,也分不出來。

阿誠又再說道:“‘巧燕’的窩是壺狀的,隻有一個小小的進出口,在外麵看不到裡麵的燕子。‘拙燕’的窩是碗形、開放式的,在外麵能看到大燕子小燕子的活動情況。‘巧燕’的窩,下麵是乾乾淨淨的;‘拙燕’的窩,下麵卻會被它們弄得很臟。”

黎錦想了想,道:“那‘拙燕’的窩,形狀豈不是和樹上的鳥巢差不多了?”

阿誠點點頭,道:“對啊!所以說,這‘燕子窩’,已經做得很是精致了。”

“原來是這樣啊!”黎錦佩服地說道。

阿誠能認出來那一大塊古怪的泥土是燕子做的窩,黎錦都已經覺得很厲害了。

他竟然還能看得出“巧燕窩”與“拙燕窩”的區彆。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巧燕”築的巢,黎錦便更覺得神奇了。

阿誠道:“‘巧燕’少見,‘拙燕’便多上不少。‘巧燕窩’是難得一見的,竟然就在將軍家裡,阿誠覺得很值得高興。”

聽了阿誠的話,黎錦也莫名覺得這其貌不揚的燕子窩順眼了起來。

黎錦又道:“阿誠為什麼望著這燕子窩發呆?可是有什麼玄機在其中?”

阿誠搖搖頭,很遺憾地道:“不是的,將軍,並無什麼玄機。阿誠隻是看到這燕子窩的燕子已經走了,覺得遺憾罷了。”

黎錦聽了,倒有些難過,她道:“怎麼它們這就走了……我還沒見到呢。”

阿誠見黎錦不開心,倒安慰她道:“將軍不要難過。燕子明年春天就會回來的。”

黎錦道:“真的嗎?明年,那些燕子們還能認路找回來嗎?”

阿誠道:“找得回來的。燕子都是能夠認得自己過去的家的。”

黎錦疑惑道:“阿誠認得出同種類燕子的區彆麼?”

阿誠搖搖頭道:“阿誠隻認得燕子的種類。若是同種類的燕子的區彆,這個阿誠便認不出了。”

黎錦道:“既是認不出,那阿誠又怎麼能知道,明年來的燕子還是今年飛走的燕子呢?”

阿誠道:“回來的燕子,一般都是‘老鄰居’。‘老鄰居’的燕子,來時輕車熟路,會高高興興地回家;‘新鄰居’的燕子,對自己新家會感到陌生,一般會警戒地在附近待上個幾天才會進去,不會立刻飛進家裡。阿誠看得熟悉,所以知道是不是上次飛走的燕子。”

黎錦聽了阿誠的解釋,很是高興,道:“如果真是這樣就好了。”

阿誠道:“家裡有燕子窩,乃是大吉之兆。將軍應是要‘發跡’了才對。”

黎錦笑道:“家裡有燕子窩的人家多了,也沒見幾個發跡的。發跡要靠本事,哪能靠什麼燕子窩呢?”

阿誠道:“若是家裡一直都有燕子窩,倒是影響不大。過去沒有,現在有了,便是非常吉利。”

黎錦聽了阿誠的話,依然是半信半疑,道:“我不太信這個……先不說這些了,我們進屋子吃飯吧。”

黎錦現在覺得,吃飯沒必要到遠處另找一個空房間當餐廳。

隻要搬來幾把椅子,放在廚房裡便可以吃飯了。

廚房本來就是比較暖和的地方,夏天雖然要遠離,秋冬季節待在這裡吃飯反而舒適。

兩人便就著黎錦剛做好的西紅柿湯,吃了油煎加熱的肉包子。

黎錦買的肉包子,似乎隻有一種餡料。

之前黎錦買包子的時候,聽人說是“肉包子”隻當是豬肉包子。

拿回家,油煎加熱好了才知道,這原來是羊肉餡、摻著剁碎的冬瓜,製成的包子。

這肉包子果然如包子鋪的人所言,相當之美味。比起之前黎錦吃的素餡包子,手藝還要更令人驚豔一些。

包子餡裡麵,應當加了皮凍之類的東西。一咬開,就流出了黏稠而鮮美的湯汁。

湯汁吸進嘴裡時,口感有些像熬得極稠厚的米湯,卻又有著濃鬱的羊肉味。

若是湯汁直接滴進碗裡的話,就會在碗裡形成一滴滴燭淚般的油脂痕跡。

但也隻是油脂痕跡看起來肥膩而已,實際吸食的時候,卻全然感覺不到油膩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