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沉吟道:“若是這樣。這件事我其實做不了主。這樣吧,我先回去問問彆人的意思,若是彆人同意,我便來找你。”
牙人道:“也可以。”
黎錦點點頭,對阿誠道:“可以了。今天就這樣吧,先回去了。”
阿誠立刻站起來,跟在黎錦後麵。
黎錦本來想直接回家,想起晚飯還不知道吃什麼,回家之前還是去了一趟市場。
黎錦到肉鋪,花了五文錢買了一大塊肥肉。
她又去蔬菜攤轉悠了半天。看到有不帶根的茼蒿菜,約有七八斤。攤主隻剩這些,急著回家,四文錢便賣。
黎錦想了想,覺得極是劃算,便說要買。
攤主用繩子牢牢幫黎錦捆上這些茼蒿菜,她捏了兩下,覺得結實,路上不至於無緣無故散落一地,便付錢走了。
阿誠連忙接了過來,他手裡還拎著之前拿著的大塊肥肉。
黎錦道:“先回家去吧。”
她剛說完這話,馬上又轉頭去了調料店。
黎錦本來是想直接回家的,但剛說完就想起來,似乎沒在大雜院裡見到過辣椒碎這種東西。
自打辣椒從西洋海上傳來,黎錦就下意識認為它是家家戶戶廚房裡都有的東西。
但她剛才回憶了一下,發現自己可能搞錯了,就立刻決定,為了保險,還是現在買一些再回去吧。
辣椒不愧是最受歡迎的調料之一,僅僅是這家調料店裡的辣椒碎,種類就很不少。黎錦粗略一看,發現竟然有兩位數,便不由得感到一陣眩暈。
其中有粗有細,有微辣中辣特辣之分,有叫辣椒粉的,也有叫辣椒麵的。
辣椒粉與辣椒麵的區彆,倒不是粗細,而是成分。辣椒粉是純辣椒製成的,辣椒麵則是研磨時加入花椒、桂皮等香辛料一起磨碎製成的。
辣椒麵比辣椒粉每斤貴三文錢。辣椒粉每斤隻要五文錢,辣椒麵每斤卻要八文錢。
黎錦聽店家這麼一解釋,馬上就打消了買辣椒麵的念頭,還自欺欺人地想辣椒粉比較純正,辣椒麵才是胡亂調配的。
花了四文錢買了一包辣椒粉,裝進懷裡,黎錦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去了。
黎錦一開始的設想,是回去就同父親說,自己見到莊宅牙人時的見聞。
但糾結一番,又覺得難於開口。
無奈之下,隻得先做飯,難心事之後再提吧。
黎錦今天做的,又是“瀝米飯”。
“瀝米飯”又稱“柴火飯”,是工序麻煩但較為好吃的一種米飯做法。
瀝米飯的做法是,先在鍋裡加適量米與大量的水,大火煮至開鍋一段時間;米有軟爛跡象時,便儘快撈出煮過的米粒;倒出米湯,米湯一般另作他用,一般是直接飲用或是煮湯;再將半軟爛的米粒重新倒入鍋中用小火慢慢燜熟,或是倒進盆中再用文火或是武火蒸熟。
在黎錦的角度上,她其實吃不太出來蒸飯與燜飯在口感上的區彆,隻知道燜飯通常有一層厚厚的金黃色或棕黃色鍋巴,而蒸飯沒有鍋巴,上下層軟硬度相仿。
黎錦還是挺喜歡吃鍋巴的,但她還是選了蒸飯。
原因是燜飯的鍋巴很難盛出來,會糊在鍋底,而且洗鍋的時候也不好清理。蒸飯就簡單多了,即使是最後一粒米粒,也很容易盛出來。
在米飯的美味與方便之間,黎錦還是選了後者。
蒸上飯之後,黎錦就開始做菜。
之前的淘米水還沒扔,正好用來洗肉,洗完肉的淘米水甚至還能再洗一遍蔬菜,之後才會被倒掉。窮人在水上也是十分節約的。
淘米水洗出來的東西,更加乾淨,而且很自然地就能去除油膩。
洗過之後,鍋裡放上切開成骰子大小的豬肥膘肉,加冷水沒過豬肥膘肉,鍋蓋上蓋子放在火上。
加熱一段時間之後,水就煮沸了,此時撈出豬肥膘肉,倒掉焯水豬肉的水。
清洗被焯水過的豬肥膘肉之後。再放入乾淨的熱水沒過豬肥膘肉。
煮到開鍋之後,讓水保持沸騰,開水就會慢慢被燒乾。
鍋裡的水熬乾之後,肥膘肉中的油脂就會漸漸被逼出來。
熬豬油的時候,肥肉很容易粘在鍋底,最後形成焦糊、焦黑的東西,也不好洗鍋。
所以,這時要不停地用勺子翻動。一邊翻動,一邊用勺子把油舀出來盛在備好的容器裡,時不時再用勺子壓一壓肥肉,加快它的出油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