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1 / 2)

黎錦發現自己真是個呆子。

擺在眼前的事情都看不到,反而舍近求遠,想些大而遙遠的事情。

人人都有吃的需要。

黎錦自己就特彆挑剔吃食,不可口的食物吃不下去。

在市場上閒逛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也多是叫賣各種吃食的聲音。

這就可以看得出,賣吃食的這一行,掙錢更容易些。

黎錦自忖,普通的小商小販都可以靠賣吃食掙錢,她應該也可以吧。

黎錦雖然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能耐,但她清楚自己並不笨。她隻是欠缺經驗,尤其是欠缺經商這一行業上的經驗罷了。

因為生活經曆比較簡單,黎錦沒什麼機會展現她熟讀兵書學來的計謀,反而常被人視為紙上談兵的繡花枕頭。

但黎錦知道自己雖然不算極好頂尖的人才,也絕對不像傳聞中那麼差勁。她隻是不願意為自己辯白而已,隨彆人怎樣說吧,與己何乾?

黎錦是個性情爽快單純的人,她隻關心自己想關心的事情。比方說,如何解決眼前的麻煩。

她一旦關心起這種事來,非但流言蜚語全都忘在腦後,就連一旁的人在說什麼,都能全然聽不見。

黎錦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在市場上經營食品的這件事。

她的思路跳躍轉換得很快。決定了要往這條路上發展後,猶豫馬上就消失了,隻是接著思索更細的計劃。

她應該賣什麼食品才好呢?

首先要考慮到的是,不能與彆人重複。

像是饅頭、餛飩、糖炒栗子、臘肉、熏魚這類食品,都要首先排除。

現在沒有條件到遠處做買賣,隻能在離大雜院近的市場經營。

上述那些食品,在黎錦與阿誠去過的市場上,都已經有人在銷售了。需要買這些東西的顧客,肯定更願意在自己熟悉的商人處購買。

黎錦剛到這市場做買賣,自然是初來乍到、不受人信任的生麵孔。不賣些彆家沒有的東西,生意難免會慘淡不堪。

其二,這樣東西不能是現做的。

那些賣現做食物的商販,要麼是自己有個或大或小的商鋪,要麼是帶著一輛極寬大極齊整的車。

這種車名喚餐車,又叫小吃車。寬敞巨大如一座小房子,各種家什食材都可以擺放在裡麵,人在裡麵烹飪食物,無懼風吹雨淋,做好後順著窗口遞出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即可。

無論是想要商鋪還是餐車,都需要花費不少錢。

眼下黎錦雖然窮了,倒不至於連這個也買不起。她隻是不願意還沒掙著錢,就把錢花出去罷了。

而且,當場烹飪食物雖然更加新鮮誘人,但操作過程就會被彆人看見。

圍觀者中說不定就有聰明的人,琢磨出來黎錦經營的食物做法,學會了自己也做起來。

若隻是顧客學會了,倒還問題不大。

怕的就是彆的商販學會了,也經營同樣的東西,跟黎錦搶生意。黎錦雖然不見得搶不過他們,但能避免的麻煩,還是儘量避免為好。

所以,這樣東西,一定要是能在自己住的地方偷偷做好了,再弄到市場上去賣的東西才行。

有了其二,就有其三。

這樣東西,不能是隻有熱著吃才好吃、或是冷熱時口感滋味相差很大的東西,最好是冷著吃更好吃、或者至少冷熱吃起來沒什麼區彆的東西。

其四,這樣東西的成本既要儘量低,又要最好一時賣不掉也不至於腐壞。

黎錦已經不是意氣風發的有錢人了,她現在與一貧如洗也相差不大。

既然窮了,就沒法抱著掙錢了最好、賠錢了也無所謂的淡泊之心。現在的黎錦,可是認認真真非得掙到錢不可的。

成本低的東西,才能讓黎錦經營的時候,不至於太誠惶誠恐、忐忑不安。

其五,雖然是廢話,但這樣東西必須得好吃。

什麼東西好吃呢?

肉是好吃的。

油炸的東西是好吃的。

但是用肉做的食物,賺錢時未必能賺幾個錢,賠錢的時候肯定能把現在的黎錦賠得直掉眼淚。這連想都不用想,必須要立刻否決。

而油炸的東西麼……

烹飪時氣味不好、操作麻煩、還有可能燙傷這些都是小事。黎錦是一想到在院子裡架個大鍋,下麵燒著旺旺的火,裡麵倒上滿滿當當的油,心就要滴血。

而且,炸東西的油又不是能一直用的,不勤換的話,很快就會變得渾濁。

沒有良心的商販,倒是不在乎用濁油炸東西,但黎錦不願意賺沒有良心的錢。

況且,就算自己經常換油,那換下來的油又怎樣處理呢?

直接倒掉必然心疼,而用來做菜點燈的話,就算大雜院的人都竭力消耗,也是消耗不完的,隻會越來越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