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屋群(1 / 2)

山洞裡很黑,除了從外界透進來的光,其餘一絲光亮也無。

神識也被限製了,這一點,當初用神識發現這裡是一個山洞的時候,兩人就知道了。

在目前可探知到的一片黑暗裡,暫時還沒有察覺到什麼危險,但神識限製的不僅僅是長度距離,神識感知也被鈍化模糊了不少。

塗翌拿出火折子,略過還在感知這山洞深處裡的土質到底是土石鋪砌乾燥硬質的還是水土混合潮濕粘膩的辛夕,率先走在前頭。

辛夕也不再難受神識精準度大大下降的事實,正要快步趕上塗翌。

忽而想起什麼,她道,“你在這裡稍等我一下,我去外麵一趟”

主要是她怕血劍門那兩位後續反應過來,折返追上卻悄悄跟在身後,見準合適時機下黑手。

走出洞穴,站在林水相映間,辛夕召喚出當初在浮流仙跡得到的須彌化實鏡,用靈力催動。

須彌化實鏡可以將現有的環境複製,在鏡中重新塑造一個,再把修士困在這個假的環境之中。

當初傳送到這裡,一目睹到這山林水流相互映襯倒映,頓生恍惚感後,辛夕就想起了這仙器。

迅速布置完回到洞中,兩人繼續前行。

山洞裡靜悄悄的,除了偶爾水滴落的聲音,就是走在異常潮濕的地麵之上的啪嗒啪嗒的腳步聲。

雖然潮濕,但路還是挺好的走的,顯然是修葺過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材質鋪就而成,這麼多年,水都積壓了一定高度,但半點腐蝕的跡象都沒有。

倒和辛夕之前猜測的兩種地貌都不符合。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神識往前再探測的時候,辛夕發現,甬道快到儘頭了,儘頭那裡貌似被什麼阻攔了,儘管是在神識的可探知範圍內,卻半分透不過去。

由於整個地勢是有點傾斜向下的,越深入,積水越深,水現在都覆蓋到辛夕膝蓋處了。

辛夕受不了這些,直接喚出空昭驚世瓶,將這些水全部都吸走了。

等兩人到達儘頭處時,看到了阻隔神識的罪魁禍首,是一扇厚重的不知什麼材質打造的門。

門上還有一行字跡,“英烈之塚”。

本以為這門會很難開,畢竟連辛夕相當於合體境界神魂衍生出來的神識都可以加以阻攔。

結果,塗翌輕輕一推,門就開了。

涼意從門後深處一陣又一陣地湧出來,隨著門越開越大,進入兩人眼中的,是一大片一大片櫛次鱗比的房子。

整齊劃一,構造方方正正,形似一座座棺槨,也都有高大的門庭,矗立在那裡有如一座座墓碑。

莫名地,在門後的世界裡,天空還高懸了一輪慘白的殘月,與底下死氣沉沉的大片房屋相互映襯。

神識的籠罩範圍又縮小了大半,僅限於身邊,且感知也被鈍化了不少。

知道長久在外邊徘徊也沒用,兩人先後走入門內。

*

辛夕清醒過來的時候一陣頭暈腦脹,身邊沒人,也不知道塗翌傳送到哪裡去了。

當初一步入門內,她就感覺意識沉睡了,而進也不知道昏睡了多久。

下意識想拿出靈具看看時間流逝,調用神識的舉動一頓,她忽而想起自己進入山洞中,為了從另一個側麵印證自己再度進入機緣進程中,拿出靈具,隨著在山洞中的深入,親自看著靈具逐漸變得失靈的。

辛夕無奈起身,環顧四周。

眼前的景象卻還是當初在門外看到的那樣,她現在正躺在大路上,沿著此路往下,遙遙依稀可以看見那大片大片類似棺槨的建築群。

身後進來的那道門卻不見了,往後望去,延伸的道路中途斷在漆黑的夜色裡。

天上的殘月照亮的範圍實在有限,辛夕一邊拿出一個火折子點燃,一邊用神識檢查著渾身上下有沒有受傷以及觀察周圍情況。

一切正常,辛夕開始往下沿著道路行進。

道路兩邊凡是照亮處,儘是墳塋,再往深處則是望不見儘頭的黑暗,影影綽綽,看不清什麼。

陰氣繚繞的風勢倏然吹過,焰火帶動著微弱的光影晃動。

辛夕心中警鈴大作,靈力在丹田中暴湧,旋風平地橫生以她為中心四麵八方環繞,呈保護之勢。

果真,片刻後,各色不規則形狀的黑霧自墳塋中升騰而起,激射而來,眨眼就衝擊在流風之上,被氣流攪散。

就這麼一瞬間,那些黑霧就又了無痕跡,若不是辛夕周身還呼嘯環繞著的風旋,以及熄滅的火折子,一切仿若什麼都沒有發生。

就那麼一下,辛夕也無法判斷這些黑霧的威勢,攻擊強度,是否有侵蝕腐蝕性,下次什麼時候會出現。

辛夕隻得繼續持續消耗維持周身的旋風所用的靈力,重新拿出夜明珠繼續行進。

咯吱咯吱。

約莫又這麼行進了半柱香時間,道路兩邊深處傳來異響。

腳邊不遠處恰有一墳塋,辛夕看見一隻蒼灰色的手骨從墳中探出,撐著地麵發力。

看得見的墳塋,前方後方,都紛紛有手骨伸出。

辛夕握著鎖鏈的手頓了頓,略一思量,沒有進攻,反倒調用更多靈力用於施展術法風旋。

麵對越來越多圍攏過來的骷髏,辛夕麵不改色,平靜地繼續往前走。

遽然,神識感知到,之前在路上攻擊她的那些黑霧又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在暗處從幾個刁鑽的方向激射過來。

有風旋的氣流阻擋,自然是沒有成功。

但倘若此刻她在驅趕擋路的骷髏骨架,自是來不及加以防範。

辛夕做出選擇時自是考慮到了這點,另外,她認為,這些骷髏壓根除不儘,與其到時候累死累活在各處騰挪,還是不予理會為好。

果然,如她所料,儘管大片骷髏骨架在靠近風旋時被絞得粉碎,但很快,一波又一波從墳塋中爬出。

往前才行進總共不過幾百米,目之所及,全部密密麻麻擠滿了骷髏。

隻有辛夕所過之處,才勉強開辟出一片空地。

這麼多數量的骷髏進攻,氣流也很難做到密不透風,辛夕又施展了風翼,保護著自己不給那種詭異黑霧可趁之機的同時加快了前進的速度。

很快,辛夕靠近了那片建築群。

從下坡踏入平地之時,那些骷髏骨架儘數消散,再繼續往前走,再也沒有感知到那黑霧的突襲。

但辛夕也不敢懈怠,周身的術法沒有撤離。

但丹田經脈中的靈力也快接近枯竭,辛夕準備從儲物吊墜中拿靈酒灌下。

從儲物吊墜中拿出一杯又一杯靈酒灌下。

感受著靈力充盈的同時,探入儲物吊墜放杯子的神識,突然掃到一枚玉簡。

辛夕眸光一凝。

在她的記憶中,這個位置是沒有這枚玉簡的,並且,無論是功法還是什麼雜說等,凡是玉簡,她都放在固定的一個角落。

何況,自己的玉簡她都心中有數,擺明沒有這麼一枚。

停下步子,意念一動,那枚玉簡出現在她手中。

很厚很重,完全可以分成幾冊來裝訂。

她將玉簡徐徐展開,粗略一掃,很是驚詫。

這壓根就是她自己的字跡。

將玉簡合攏貼在額頭,將其內所有內容收納入識海,整個內容體量是很多的,事先神識刻印的時候也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占了四分之一,齊整的神識刻印痕跡很深,後麵的四分之三體量神識刻印得潦草又虛浮,那種煩躁的情緒辛夕似乎立馬就能感同身受。

從內容伊始,辛夕細細研讀起來。

“如果這份玉簡最終還是被打開,落入的是一頭霧水的未來的我手上,這很無奈,因為被抹掉記憶陷入一次又一次輪回之中的這個猜測已經被證實了”

“當我好不容易經過主乾道走到這端儘頭,鬆口氣修整過後踏入的不是傳送通道,迎接我的不是新一輪的考驗與挑戰,反而是記憶清洗和一切重置”

“而這種現象,前麵不知道已經經曆了多少次”

“現在交代一下這次行程的經曆,對後麵的遭遇有更多了解,應對起來就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

後麵就是對進入建築群後會遇到一些什麼進行了展開。

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體量達到二分之一,上麵寫滿了對於整片建築群的每次變故要采取的應對措施,不隻有主乾道的,建築群的每條道路都囊括了。

甚至在第一百七十三次的時候,還總結出一套走遍整個建築群最省時的方案。

第三部分除了對次數的記錄,剩下的完全是情緒發泄,情緒發泄的原因字裡行間也寫出來了。

從前麵的信息可以得知,自主乾道走到儘頭,沒有絲毫停頓地去采取最優方案,所要花費的時間就是三年。

但自己顯然不可能每次都隻直接走完主乾道再進行輪回,而且以自己多疑謹慎的性子,很多地方都會去驗證前麵所說是否屬實,又對時間進行了耽擱。

結果一切被論證後,很多次輪回裡麵,自己更是不敢直接踏入那個通道,又會把整個建築群走一遍,去尋找有沒有另外的出路。

結果卻是一無所獲,但這時候,林林總總加起來,時間至少也要八年。

就目前來看,知道的已經經曆的輪回已經有兩百一十四次,每次所用時間為七到十二年不等,總共過去了一千九百四十二年。

而且還不知道在察覺自己進行輪回之前,又消磨了多少年。

化神修士的壽命極限本就隻有五千,一下子,自己的骨齡就上漲到少說也得有三千,從天才行列淪為普通人。

這也就算了,如果持續下去像這樣最終不能找到出去的辦法,自己很有可能也就長眠於此了。

凝目一線掃到最末尾,辛夕打算從識海中撤出,又掃到了第三部分出現過很多次的一句話。

“這一切都是些什麼?!是不是真的隻剩下自殺,才能走出這個鬼地方?”

情緒發泄而已,辛夕沒太放在心上。

從識海中撤出,一切修整完畢,辛夕繼續往前行進。

玉簡上的內容,說句實在話,可能因為沒有親身經曆,她沒有很代入。

不過究竟是真是假呢?

她不由回憶起剛在道路頂端醒來時,自己的狀態。

這是激起“曾經的她”不適的幾個點之一,也是懷疑一切進行重置的證據之一。

當時自己除了頭腦脹得有些發疼,倒是沒什麼感覺,但玉簡上這麼一說,倒是確實對上了。

在那一刻她的靈力狀態是盈滿狀態,這點不合常理,畢竟她剛進來時,之前因為布置傳送陣,啟動仙器等行為對靈力有一定的耗用。

但如果是在一切重置之前她就進行了修整,將一切狀態恢複到最佳,則可以說通。

一邊想著一邊走著,她很快就靠近了主乾道的第一座房子。

下意識喚出了空昭驚世瓶,將曾經去過的異世界的雷池之水傾倒而下。

這些舉動做完之後她才反映過來,這是玉簡中記載的走過第一段路的方法。

帶著駭人氣息的淡紫色池水如幕布般從天空向地麵滑落,滋啦滋啦,地底的東西還沒冒出就悉數被腐蝕。

哐啷哐啷,兩邊房屋的木門響起了敲打撞擊聲,不過須臾又像是感受到什麼,紛紛退縮回去了。

對於下意識做出的舉動,辛夕也不懊惱,就是不知道這是因為做過無數次的肌肉記憶,還是受看到玉簡內容印在潛意識裡的影響而有的作為。

雷暴澤池的水就像永遠不會枯竭一般源源不斷傾泄於地,蔓延開去,這一段的主乾道積淺淺的水層水窪,辛夕本人也怕沾染上,禦風到了半空中。

雷暴澤池的水很多,辛夕從丹田中凝聚出了一小塊淡紫色石頭,也就是這些池水形成的本源,雷晶砂,將它丟入瓶內。

後續有整整八九年的積累,這水澤自是夠用的。

算著時間也差不多了,辛夕收了空昭驚世瓶,繼續往前行進。

……

後麵的路程總得來說算得上順利,畢竟倘若辛夕此刻沒想著應對辦法,過去的那麼多次的她也已經總結出最佳方案。

就是真的推進太慢了。

每過幾十步,就要麵臨一種新的攔截方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