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觀心,呼吸吐納,靈力繞周身遊走,形成一個循環,元神與肉.體不斷契合再脫離再契合。
就當辛夕沉浸在這種狀態中時,突然元神出竅,再睜眼時,發現自己居然正身處於道觀之中。
視野所及之處都是微微的白光籠罩,每座殿宇周圍泛著的金光璀璨。
神聖而純潔。
辛夕沿著中軸線走著,距離近些,她看清了,原來那些金光,是遍布殿宇之上的符文散布出來的。
如若仔細看,這些符文上的字她居然也認得。
玄虛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之而生,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
開天殿。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同塵殿。
乾坤坎離,剛柔配合,四者相包,謂之稟鑰。二四三五一,天地之精。二八之數,相應天符,會於鼎中,鼎為天地,為神室。昭昭之義,不可欺誣。學者悟之,跡予誌焉。
混元殿。
越往深處行,肅穆之感愈發濃重。
辛夕屏息凝神,放輕腳下的每一步,終於走到了最後一座殿宇,元始殿。
元始祖氣,樸樸昏昏。元含無朕,始渾無名。混沌一破,太乙吐萌。兩儀合德,日月晦明。乾交坤變,坤索乾成。異名同出,一本共根。
掃了幾遍符文,辛夕定了定心神,邁進了大殿。
隻見殿內西、北、東三壁上繪滿群仙像,連成一氣。
畫的四角則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畫中每個仙像隻有寥寥幾筆,全靠濃淡粗淺變化的長線勾勒形象,卻驀地有種莊嚴肅穆之感。
大殿的正中央是一個陰陽太極雙魚圖。
鬼使神差,辛夕在內心的一股衝動之下,徑直走到陽魚魚眼處盤腿坐下。
四周突然全部黑沉下來,隻有一束光照在她都對麵,辛夕睜眼,對麵居然也盤坐著一個跟她一模一樣的元神。
隨著她睜眼,對麵的元神也睜眼看向她。
兩元神麵麵相覷了一陣,辛夕問,
“你是誰?”
元神答
“我就是你”
“你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對麵元神聞言,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這要問你的心”
辛夕疑惑,
“我的心?”
對麵元神輕輕點頭,
“對的,你的心”
見她仍不解,又問,
“你從哪裡來?”
這真是一道很有哲學思想的題,辛夕一時答不上來。
“你的歸宿在哪裡?”
“天道為何?”
“凡事該順應天道嗎?”
“何為修仙?”
“為何修仙?”
見辛夕仍在沉思,對麵元神輕輕歎了口氣,
“還是你潛意識裡認為,我們終將隨著既定的軌跡覆滅”
“不”
辛夕矢口否認。
“人生沒有既定的軌跡,不管我出不出現在這裡,她和我都不一定會在那個節點罹難”
“所謂天道,根本就不存在。”
“就算存在,那也是公正而無情的,任何事情它都不會插手,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它插手,何來順應一說”
她頓了頓,
“歲月輪回,塵起塵滅,人生無來處”
“至於歸宿”
太過殘忍,沒有什麼會永遠任你倚靠,人會離散,金錢會耗儘,實力一山還比一山高,若要強說,
“我的歸宿是一顆執著變強的心”
“修仙是變強,修仙是為了變強”
對麵元神聞言連連搖頭
“不對,既然天道不存,那你那麼多與所知所見與某書的重合又是什麼”
“你太理想主義化了,人不可能永遠在變強的道路上,人生的軌跡,更不是你意欲為何,它就按照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辛夕微笑,
“重合不是很正常嗎?”
“常言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算作者不寫,這個世界也會存在”
“或許在某種巧合之下,作者想到的恰巧與這世界的一切重合”
“就像有時候人們做夢,結果在後來的人生中真的發生了這件事”
“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它是片麵的,隻能代表著一部分”
“我,不會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