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人員的快速擴張,五年變成一年。
他需要儘快上市,並且以一個非常高昂的價格上市,才能解決WT在不遠未來可能要麵臨的困境。
而這些都需要有足夠的資本,不然自己也有可能麵臨和喬布斯一樣的下場,把WT做大然後被董事會趕出去。
原本的想法和現實出現了偏差。
同時王熾也希望有新的渠道發聲,博客變得很有必要。這也是為後續的新媒體時代做鋪墊。
“現在人們登陸網頁,需要通過撥號調製解調器,輸入ip地址登陸站點。
這對於新的用戶來說太複雜了。
在1983年的時候,民意調查公司Louis Harris & Associates詢問阿美利肯成年人家裡是否有個人電腦,如果有,他們是否通過電話線傳輸信息。
其中隻有10%的成年人說他們有一台家用電腦,而這10%的人群中,又隻有14%的人說他們使用調製解調器發送和接收信息。
由此得出的當時是1.4%的阿美利肯成年人使用互聯網。
而在去年皮尤研究中心在一項相似的全國性調查中提出了關於計算機使用的問題。
這一次42%的阿美利肯成年人說他們使用個人電腦。而這42%的群體中有高達63%的人表示使用互聯網,並且如果他們不再擁有電腦,他們會非常想念互聯網。
這說明互聯網人群正在急速上升,互聯網的使用群體在快速擴張。
我們需要足夠友好的軟件給用戶們提供足夠的便利。
就像QQ淘汰掉IRC和聊天室一樣,我們需要通過web瀏覽器淘汰掉之前的上網方式。”
這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隨後王熾在背後的畫麵上投影了一張現在的網頁圖:
“網頁上充斥著文字,這樣的界麵既不友好,使用起來也存在著不小的困難。
我們需要做一款更加友好的瀏覽器,大致類似這樣:
人們隻需要輸入鏈接就可以登陸到相應的站點。我把它命名為QQ瀏覽器。
同時為了解決現在的互聯網上沒有內容的問題,我們還會做類似的站點,為用戶提供內容。”
王熾的野心在於,這一次把瀏覽器、門戶網站和個人博客一起做了。
從現在開始做,在明年的時候推出,而今年的互聯網主乾網絡升級之後,明年是互聯網內容爆發的元年,推出瀏覽器恰到好處。
在座的工程師們互相看了看對方,他們完全理解王熾想要做什麼,以及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這就是王熾的風格,他除了不會告訴你怎麼寫代碼以外,對於每一個細節都格外嚴格,小到每一個按鈕的布局他都會親自把關。
看到王熾親自設計的瀏覽器頁麵,大家絲毫不意外。
“我沒有意見,我讚同老板的想法。”
王熾選擇的工程師都是老員工,大家跟著他把WT做成了今天這樣的規模和體量,大家非常相信王熾的眼光。
至於QQ寵物,那不著急,那要等到電子寵物問世之後才會開始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