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雙城項目(2 / 2)

與此同時,他們也積極與合作夥伴溝通協作,共同推進項目的順利進行,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挑戰。

在一番努力下,2年後商住綜合體逐漸成型,成為了城市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而在山城那邊,王大偉也緊密跟進著事情。雖然國慶節時與張本遠吵了一架,但嚴萍萍依舊在幫著張本遠和王大偉。

張本遠的父親在一段時間後也順利拿到了駕照,張本遠也抽空把之前的車開回山城送給了他爸。後麵他時不時坐動車往返兩地與王大偉一同跟進山城拆遷的事宜。

拆遷的事情尚未最終落地,此前,嚴萍萍的父親提出了要發展東部區域的想法。目前山城和蓉市高鐵開通後,經濟發展隻會越來越好。

以點帶麵逐步發展,便會涉及到拆遷。首批次的拆遷地點內部人已彼此心知肚明。尤其在假期嚴萍萍陪著張本遠和王大偉拜訪了幾個領導後,就更加明晰了。

隨後,便有了王大偉緊鑼密鼓地籌建公司、招聘人員的舉動。他還借用了父親公司的人手,逐步安排人員去把那一個片區的老房子用低價購買下來。老小區住的人很多,出行和居住都不方便,大部分人都賣掉了房子去購買新修的商品房。還有一部分人純粹不想賣,因為老房子有太多他們的記憶。

等到拆遷項目消息出來後,賣掉房子的人懊悔不已,有的人想不通的甚至想要去鬨事。王大偉和張本遠豈會懼怕這些人,直接就報了警。在嚴萍萍舅舅的幫助下,這些人被關了一個月。隨後他們都怕了,本來他們也理虧,白紙黑字,房子已經不是他們的了,再鬨也沒有作用。

他們拿下這些房產證後,在嚴萍萍的幫助下,都拿到了最高的賠償。他計算著買下了一百套房子,看著補貼的錢款,真是一本萬利。與此同時,他們還和負責項目的人談妥,由他們承建這個項目。負責拆遷的主任也知道這人背景硬,雖然明麵上戶頭不是他們的,但他也知道主要的百分之九十的房子都是這人公司的,另外最後自己也能從中得利。

最後,他們還剩下的住戶無法立刻解決,這些住戶坐地起價,王大偉可不慣著他們。其他的房子該拆的拆,該停水停電就停水停電,該打圍就打圍。原本他們還鬨得厲害,工作人員客氣地回應他們,說是正常施工,不會動他們的房子,他們會向上級反映問題。結果該怎樣就怎樣,一句話說就是施工人員素質不高,不小心挖斷了水管,恢複日期還需要等。

暗地裡,夜晚安排工人在工地上放大悲咒和哀樂,搞得幾個釘子戶苦不堪言,家裡有老人的甚至還住進了醫院。當然,王大偉還安排了其他方法。原本還能更狠一些,不過他知道不能給嚴萍萍一家招黑,也不能惹出太大的事情,所以他都是讓人用合理合法合情的手段去處理。

王大偉心中暗喜,但表麵上還是保持著冷靜和專業。他與這些住戶進行了最後的協商,確保雙方都能滿意的結果。

拆遷工作終於圓滿完成,張本遠、王大偉和陳凱三人的公司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當然,那剩下的百分之十的收益,拿出來分給了幾個領導安排的掛職人員以及中間維護關係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嚴萍萍始終關注著事情的進展。她之前叮囑過王大偉,不能使用極端手段,期間也讓舅舅幫忙協助,好在最後都沒有出什麼大亂子。

隨著兩邊項目的順利推進,王大偉、張本遠和陳凱開始籌備下一個項目。

他們深知,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在等待著他們。

在他們的努力下,兩邊公司逐漸走上了正軌,業務越來越繁忙。他們不斷拓展市場,承接了一個又一個項目。

同時李總這邊也得到了消息,在張本遠這邊也順利接到修建裝修的工程。

他們三個合夥人在工作中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同時也在山城和蓉市之間尋找著最佳的平衡點。

在一次行業交流會上,他們結識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這位人士對他們的項目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表示願意提供一些寶貴的建議和資源。

張本遠、陳凱和王大偉三人對視一眼,心中暗喜,或許,這將是他們事業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契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